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 抗药性的分布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页 |
3 线虫抗药性机理 | 第12-13页 |
4 抗药性产生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5 抗药性的检测方法 | 第14-20页 |
·活体试验 | 第14页 |
·离体试验 | 第14-16页 |
·PCR 技术 | 第16页 |
·PCR-SSCP 分析方法 | 第16-19页 |
·PCR-SSCP 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PCR-SSCP 方法的特点 | 第18页 |
·PCR-SSCP 在寄生虫学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抗药性检测方法展望 | 第19-20页 |
6 抗药性控制对策 | 第20-21页 |
·宏观防治策略 | 第20页 |
·基本防治对策 | 第20-21页 |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实验部分 | 第22-53页 |
试验一抗苯并咪唑类虫株的人工诱导选择 | 第22-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和用具 | 第22页 |
·实验动物 | 第22-23页 |
·虫株来源及种类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6页 |
·诱变前可疑抗药性虫株的检测 | 第24-25页 |
·抗药性虫株的诱变选择 | 第25-26页 |
·选择后虫株的接种及检测 | 第26页 |
2 结果 | 第26-28页 |
·选择前疑似抗药性虫体种群虫卵孵化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三种不同药物浓度虫卵孵化率 | 第27页 |
·选择后抗药性虫株虫卵孵化试验结果 | 第27-28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28-30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讨论 | 第29-30页 |
·虫卵孵化试验 | 第29页 |
·人工诱变选择 | 第29-30页 |
实验二 幼虫发育试验对抗药性的检测 | 第30-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材料 | 第30-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动物及样品 | 第31页 |
·虫株来源 | 第31页 |
·药物与试剂 | 第31-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虫卵收集与纯化 | 第32页 |
·幼虫发育试验 | 第32-33页 |
2 结果 | 第33-37页 |
·敏感虫株虫卵孵化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抗药株与敏感株幼虫发育试验对比结果 | 第34-35页 |
·幼虫发育试验田间检测结果 | 第35-37页 |
·幼虫发育实验对包头土右旗散养户羊群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幼虫发育实验对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散养户羊群检测结果 | 第36-37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37-3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试验方法讨论 | 第38-39页 |
试验三抗药性虫株的PCR-SSCP 分析 | 第39-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6页 |
·材料 | 第40-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虫株来源 | 第40-41页 |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41-43页 |
·方法 | 第43-46页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43页 |
·捻转血矛线虫抗性株 β-微管蛋白基因组 DNA 扩增 | 第43-45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5-46页 |
2 结果 | 第46-48页 |
·DNA 提取结果 | 第46-47页 |
·PCR 结果 | 第47页 |
·SSCP 结果 | 第47-48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48-53页 |
·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PCR-SSCP 方法在抗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 第49-51页 |
·实验方法讨论 | 第51-53页 |
·DNA 提取 | 第51-52页 |
·PCR 扩增 | 第52页 |
·PCR-SSCP 实验技术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