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辨及其管理学价值
| 论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第一章、《论语》“仁”辨 | 第7-32页 |
| 第一节、仁之源流考证 | 第7-9页 |
| 第二节 释论语之仁 | 第9-32页 |
| 一、仁之涵义 | 第9-10页 |
| 二、为仁之径 | 第10-32页 |
| (一) 孝悌 | 第10-13页 |
| (二) 爱人 | 第13-15页 |
| (三) 忠恕 | 第15-18页 |
| (四) 礼 | 第18-20页 |
| (五) 信 | 第20-23页 |
| (六) 义 | 第23-27页 |
| (七) 文质兼顾 | 第27-30页 |
| (八) 修己的程序—下学而上达 | 第30-32页 |
| 第二章、仁之管理学价值 | 第32-49页 |
| 第一节、仁学对管理学的普遍性意义 | 第32-37页 |
| 一、《论语》之价值 | 第32-33页 |
| 二、仁学之意义 | 第33-37页 |
| (一) 仁学肯定人的价值及内在展现 | 第34-35页 |
| (二) “仁”包含人的价值的外在展现 | 第35页 |
| (三) 仁学点明人的价值实现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 第35-37页 |
| 第二节、仁学管理学的具体原则 | 第37-44页 |
| 一、修己为先 | 第37-38页 |
| 二、以德为重 | 第38-40页 |
| 三、讲究诚信 | 第40-42页 |
| 四、力行恕道 | 第42-43页 |
| 五、选贤任能 | 第43-44页 |
| 六、以人为本 | 第44页 |
| 第三节、仁学管理思想的传统价值与现代意义 | 第44-49页 |
| 一、仁学管理思想的传统价值 | 第44-46页 |
| 二、仁学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 第46-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