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6页 |
·提出问题 | 第1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6-24页 |
·精神文明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精神文明的内涵 | 第16页 |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 第16-18页 |
·和谐社会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 第18-19页 |
·和谐社会的内涵 | 第19-21页 |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 第21-24页 |
第3章 精神文明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 第24-36页 |
·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 第24-26页 |
·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 第24-25页 |
·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 第25页 |
·精神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 第25-26页 |
·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 第26-29页 |
·先进的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 第26-27页 |
·共同理想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第27-28页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 第28-29页 |
·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 第29-32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 第29-31页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 第31-32页 |
·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 第32-36页 |
·教育科学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 第32-34页 |
·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 第34-36页 |
第4章 和谐社会构建中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36-45页 |
·思想道德失范现象严重 | 第36-39页 |
·思想道德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思想道德领域问题的原因 | 第38-39页 |
·教育发展不公平现象突出 | 第39-42页 |
·教育发展不公平的表现 | 第39-41页 |
·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探析 | 第41-42页 |
·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 第42-43页 |
·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的表现 | 第42-43页 |
·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 第43页 |
·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 第43-45页 |
第5章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45-60页 |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民族精神力量和纽带 | 第45-48页 |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第45-47页 |
·用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 第47页 |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社会活力 | 第47-48页 |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 第48-52页 |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实践活动 | 第49-50页 |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第50-52页 |
·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 第52-53页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 第53-56页 |
·把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政策的基本取向 | 第54-55页 |
·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 第55-56页 |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 第56页 |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科技总体水平 | 第56-57页 |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 第57-60页 |
·加大政府投入 建立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57-58页 |
·努力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文化市场格局 | 第58页 |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 第58-59页 |
·加深文化体制改革 | 第59-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