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风扇/压气机特性 | 第13-14页 |
| ·风扇/压气机性能预估计算技术 | 第14-15页 |
| ·风扇/压气机性能预估计算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18页 |
| ·本文的关注点与主要工作 | 第18-23页 |
| ·风扇/压气机分流环与流量、分流比的影响 | 第18-22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风扇/压气机性能计算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 第23-48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基本假设与已知条件 | 第23-24页 |
| ·方程组与主方程求解 | 第24-28页 |
| ·绝对与相对坐标系中的原方程 | 第24-26页 |
| ·化为S_2流面迭代求解的形式并求解 | 第26-28页 |
| ·流场求解步骤 | 第28-32页 |
| ·用于基元叶栅计算的损失模型与落后角模型 | 第32-46页 |
| ·基元叶栅几何参数说明 | 第32-34页 |
| ·基元叶栅进口构造角β_(1K)和出口构造角β_(2K)的确定方法 | 第32-33页 |
| ·修正方法 | 第33-34页 |
| ·基元叶栅损失分析—损失模型概述 | 第34-41页 |
| ·基准最小损失状态的分析 | 第34-38页 |
| ·偏离基准最小损失状态的分析 | 第38-41页 |
| ·基元叶栅落后角及相对出气角的确定 | 第41-46页 |
| ·基准落后角的确定 | 第41-42页 |
| ·出气角的确定 | 第42-43页 |
| ·出气角的修正 | 第43-46页 |
| ·端壁附面层的计算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分析分流环对风扇/压气机性能影响的计算模型 | 第48-62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分流环端部势流场分析方法 | 第48-59页 |
| ·分析方法的计算与研究 | 第48-52页 |
| ·分流环端部势流场分析方法 | 第52-59页 |
| ·紊流边界层计算方法与流程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风扇/压气机性能预估计算与程序验证 | 第62-78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风扇/压气机性能预估研究 | 第62-72页 |
| ·S_2程序与三维计算程序特性预估对比 | 第72-76页 |
| ·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应用叶栅调节的原理改善分流环性能的研究 | 第78-99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通过改变分流环形状特征改善压气机性能的研究 | 第78-97页 |
| ·改变分流环端部中弧线形状的研究 | 第79-93页 |
| ·改善分流环厚度分布的研究 | 第93-97页 |
| ·小结 | 第97-99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9-102页 |
| ·结论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情况及所获奖励 | 第106-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