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立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第15-24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第15-17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概念 | 第15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的应用 | 第16-17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第17-19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概念 | 第17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特点 | 第17-18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需求 | 第18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应用模式 | 第18-19页 |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 | 第19-23页 |
·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基于博士CAD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第24-35页 |
·基于CSCD的协同感知 | 第24-27页 |
·协同感知的概念 | 第24-25页 |
·协同感知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 | 第27-34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中感知信息的分类 | 第2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中的感知方法 | 第27-28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功能组成 | 第28-30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相关技术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5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中图形感知模块的实现 | 第35-46页 |
·图形感知模块中各子功能模块的组成 | 第35-36页 |
·基于“消息”的通信机制 | 第36-37页 |
·动态数据格式相关的数据结构 | 第37-40页 |
·信息处理模块的设计开发 | 第40-41页 |
·通信模块的设计开发 | 第41-42页 |
·添加实体功能的实现 | 第42-44页 |
·删除实体功能的实现 | 第44-46页 |
·其它功能的实现 | 第46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中交谈感知模块的实现 | 第46-56页 |
·交谈感知模块的功能和目标 | 第46-47页 |
·交谈感知模块的体系架构 | 第47-48页 |
·NetMeeting SDK组成 | 第48-50页 |
·获取COM的接口 | 第50页 |
·会议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50-52页 |
·文本交谈模块的实现 | 第52-53页 |
·音视频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53-56页 |
·其它模块的实现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实验 | 第57-62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 | 第5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构成 | 第5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 第57页 |
·基于博士CAD平台的协同感知系统的实验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页 |
论文发表 | 第67页 |
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