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音乐电视的基本法律问题 | 第12-33页 |
第一节 音乐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5页 |
一、音乐电视的产生 | 第12-13页 |
二、音乐电视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三、音乐电视对传统知识产权法的挑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音乐电视的法律界定及特征 | 第15-28页 |
一、音乐电视的法律界定 | 第15-24页 |
二、音乐电视的法律特征及种类 | 第24-28页 |
第三节 音乐电视的权利归属 | 第28-33页 |
一、从权利角度 | 第28-30页 |
二、从权利人角度 | 第30-33页 |
三、音乐电视的权利属性 | 第33页 |
第二章 音乐电视侵权行为 | 第33-45页 |
第一节 音乐电视侵权的概述 | 第33-36页 |
第二节 音乐电视侵权的构成要求 | 第36-45页 |
一、侵权行为 | 第37-38页 |
二、损害事实 | 第38-40页 |
三、因果关系 | 第40-41页 |
四、主观过错 | 第41-45页 |
第三章 音乐电视侵权的民事救济 | 第45-67页 |
第一节 我国音乐电视的立法体系和法律构架 | 第45-56页 |
一、民事法律 | 第46-49页 |
二、行政法律 | 第49-52页 |
三、刑事法律 | 第52-55页 |
四、国际保护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民事救济体系 | 第56-67页 |
一、诉讼终结前的救济 | 第57-61页 |
二、诉讼终结后的救济 | 第61-67页 |
第四章 著作权行业管理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67-76页 |
第一节 中国著作权行业管理组织的现状 | 第68-69页 |
第二节 国外著作权行业管理组织的介绍 | 第69-73页 |
一、法国作者作曲者音乐出版者协会(SACEM) | 第69页 |
二、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JASRAC) | 第69页 |
三、德国音乐电视作品演出权与机械复制权协会(GEMA) | 第69-71页 |
四、美国作曲家、作词家及音乐出版商协会(ASCAP) | 第71页 |
五、挪威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TONO) | 第71页 |
六、瑞典表演者协会(SAMI) | 第71-72页 |
七、英国版权委员会(BCC)、英国表演权协会(PRS) | 第72页 |
八、芬兰版权管理协会(KOPIOSTO) | 第72-73页 |
九、澳大利亚表演协会(APRA) | 第73页 |
十、意大利作者出版协会(SIDAE) | 第73页 |
第三节 中外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比较 | 第73-76页 |
一、世界各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种类 | 第73-74页 |
二、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比较 | 第74-75页 |
三、中国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缺失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我国音乐电视保护制度的完善之建议 | 第76-87页 |
第一节 音乐电视的性质 | 第77-78页 |
一、音乐电视作品或音乐制品 | 第77-78页 |
二、音乐电视作品是否可以定义为电影作品或以类似电影方式拍摄的作品 | 第78页 |
第二节 音乐电视的收费主体 | 第78-81页 |
一、音乐电视著作权人 | 第79页 |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 第79-80页 |
三、文化部 | 第80-81页 |
第三节 音乐电视的收费标准 | 第81-83页 |
一、标准应体现利益平衡 | 第82页 |
二、标准应体现当事人合意 | 第82-83页 |
第四节 关于音乐电视行业管理组织建设的建议 | 第83-87页 |
一、明确规定目前同类作品由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管理 | 第84-85页 |
二、明确规定列入行业管理组织管理的作品种类和作品使用范围 | 第85页 |
三、明确区分会员的种类 | 第85-86页 |
四、明确加强对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综合监督 | 第86-87页 |
五、明确支持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国际间相互代表协议 | 第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后记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