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齐口裂腹鱼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肌肉的营养成分 | 第10-11页 |
·对环境的适应性 | 第11-12页 |
·食性与营养 | 第12页 |
·生长 | 第12-13页 |
·疾病防治 | 第13-14页 |
·水霉病 | 第13页 |
·鱼怪病 | 第13-14页 |
·小瓜虫病 | 第14页 |
·斜管虫病 | 第14页 |
·绦虫病 | 第14页 |
·锚头鳋病 | 第14页 |
·鲺病 | 第14页 |
·鲤肠碘泡虫 | 第14页 |
·齐口裂腹鱼败血症 | 第14页 |
2.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分类地位及发现史 | 第15页 |
·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毒力因子 | 第16-19页 |
·外毒素 | 第16-17页 |
·胞外酶 | 第17-18页 |
·粘附因子 | 第18-19页 |
·毒力基因的研究 | 第19-20页 |
·致病性 | 第20-21页 |
·药物敏感性 | 第21-22页 |
·免疫防治 | 第22-2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42页 |
1.试验材料 | 第24-26页 |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4-25页 |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试验方法 | 第26-30页 |
·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页 |
·细菌的分离 | 第26页 |
·动物回归试验 | 第26-27页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27-28页 |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第27页 |
·生化试验 | 第27页 |
·16SrDNA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27-28页 |
·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8页 |
·药敏试验 | 第28页 |
·病理学观察 | 第28-29页 |
·组织切片的制备和染色 | 第28-29页 |
·取样和固定 | 第28页 |
·脱水、透明、浸蜡 | 第28页 |
·切片 | 第28页 |
·HE染色 | 第28-29页 |
·戊二醛及与新洁尔灭复配对病原菌的杀菌试验 | 第29-30页 |
3.实验结果 | 第30-36页 |
·流行病学 | 第30-31页 |
·致病菌的动物回归感染试验 | 第31页 |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第31-32页 |
·D060501菌株的16S rDNA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 第32页 |
·病原菌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4页 |
·药敏试验 | 第34页 |
·病理变化 | 第34-35页 |
·戊二醛和与新洁尔灭复配对病原菌的杀菌试验 | 第35-36页 |
4.讨论 | 第36-41页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36-37页 |
·病因分析 | 第37-38页 |
·药物敏感性 | 第38页 |
·戊二醛及与新洁尔灭复配对病原菌的杀灭效果 | 第38-40页 |
·治疗 | 第40-41页 |
5.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图版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