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及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引言第12-13页
   ·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控制第13-14页
   ·非线性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第14-23页
     ·什么是迭代学习控制第14-17页
     ·迭代学习控制研究现状第17-18页
     ·自适应ILC的提出及发展现状第18-21页
     ·关于严格可重复条件第21-23页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第23-26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23-25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25-26页
第2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与非参数自适应控制第26-42页
   ·引言第26-28页
   ·离散时间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第28-30页
   ·离散时间系统的非参数自适应控制第30-34页
     ·非参数动态线性化第30-31页
     ·非参数自适应控制第31-33页
     ·输出调节问题的稳定性与收敛性第33-34页
   ·高阶非参数自适应控制第34-39页
     ·控制器设计第34-35页
     ·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第35-39页
   ·仿真研究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42-69页
   ·引言第42-43页
   ·迭代相关的非参数动态线性化第43-46页
   ·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46-52页
     ·控制器设计第46-48页
     ·收敛性分析第48-52页
   ·高阶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52-56页
     ·HONP-AILC控制器设计第52-53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53-56页
   ·非线性离散时间MISO系统第56-60页
     ·非参数动态线性化第56-58页
     ·MISO系统的NP-AILC设计第58页
     ·稳定收敛性分析第58-60页
   ·仿真研究第60-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基于最小二乘的参数自适应ILC第69-98页
   ·引言第69-70页
   ·基于RLS的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70-76页
     ·问题描述第70-71页
     ·控制器设计第71-73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73-76页
   ·带有多时变参数不确定性和重复扰动的系统第76-79页
     ·问题描述与控制器设计第76-77页
     ·收敛性分析第77-79页
   ·带有未知时变输入增益的非线性系统第79-84页
     ·问题描述和控制器设计第79-82页
     ·收敛性分析第82-84页
   ·高阶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第84-87页
     ·问题描述与控制器设计第84-86页
     ·收敛性分析第86-87页
   ·仿真研究第87-97页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基于投影算法的参数自适应ILC第98-124页
   ·引言第98-99页
   ·基于投影算法的参数自适应ILC第99-103页
     ·问题描述第99-100页
     ·控制器设计第100-101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101-103页
   ·带有多时变参数和时变输入增益的非线性系统第103-107页
     ·问题描述第103-104页
     ·控制器设计第104-105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105-107页
   ·SISO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第107-109页
     ·一般问题描述与控制器设计第107-109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109页
   ·MIMO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第109-114页
     ·一般问题描述与控制器设计第109-111页
     ·学习收敛性分析第111-114页
   ·仿真研究第114-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6章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自适应ILC第124-139页
   ·引言第124-125页
   ·问题描述第125-126页
   ·神经网络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126-127页
   ·稳定收敛性分析第127-132页
   ·仿真研究第132-138页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7章 快速路入口匝道的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139-149页
   ·引言第139-141页
   ·交通流模型及问题描述第141-143页
     ·宏观交通流模型第141-143页
     ·边界条件第143页
   ·入口匝道的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调节第143-146页
     ·迭代相关的动态线性化第143-145页
     ·非参数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第145-146页
     ·收敛性分析第146页
   ·仿真研究第146-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49-152页
   ·结论第149-150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50-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转移价格研究及其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