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相关理论的应用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外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 第15-18页 |
·国外粮食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国外粮食质量安全体系分析 | 第16-18页 |
·关于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关于管理法律法规 | 第17页 |
·关于管理手段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及福建省粮食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取得的成就 | 第18-20页 |
·粮食数量稳步增长 | 第18-19页 |
·粮食质量逐步提高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粮食抽检合格率低 | 第20页 |
·粮食不合格造成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 第20-21页 |
·私营企业粮食质量令人担忧 | 第21页 |
·省外调进的粮食质量差 | 第21页 |
第四章 我国及福建省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28页 |
·生产环节 | 第22-26页 |
·品种的选用 | 第22页 |
·土壤污染 | 第22-24页 |
·水污染 | 第24-25页 |
·大气污染 | 第25-26页 |
·加工环节 | 第26页 |
·生物性危害 | 第26页 |
·化学性危害 | 第26页 |
·物理性危害 | 第26页 |
·储藏和运输环节 | 第26-27页 |
·销售环节 | 第27-28页 |
·粮食产销脱节严重,粮食来源难以得到保障 | 第27页 |
·体制不顺,监管不力 | 第27页 |
·消费者安全意识较弱 | 第27-28页 |
第五章 我国及福建省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 第28-39页 |
·管理体制 | 第28-30页 |
·我国现行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 第28-29页 |
·现行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政出多门,职能不清 | 第29页 |
·流通领域管理不到位 | 第29-30页 |
·法律法规体系 | 第30-32页 |
·现行与粮食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现行与粮食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系统性、协调性比较差 | 第31-32页 |
·法律法规效力不够 | 第32页 |
·标准体系 | 第32-35页 |
·粮食标准的现状 | 第32-33页 |
·粮食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粮食标准不完善 | 第33-34页 |
·粮食标准实用性比较差 | 第34页 |
·标准的国际对接性差 | 第34-35页 |
·监测体系 | 第35-36页 |
·现行粮食质量监测体系情况 | 第35页 |
·新形势下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监测体系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监测技术落后 | 第36页 |
·质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36页 |
·认证体系 | 第36-39页 |
·质量认证发展状况 | 第36-39页 |
·粮食质量认证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认证体系不健全,认证不统一 | 第39页 |
·认证普及推广程度差 | 第39页 |
·认证体系有待与国际接轨 | 第39页 |
第六章 完善我省粮食质量安全体系的对策研究 | 第39-44页 |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从源头上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 第39-40页 |
·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标准化进行生产 | 第40-41页 |
·加快立法进程,理顺执法监督体制 | 第41页 |
·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 第41-43页 |
·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质量安全意识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