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在管理者选拔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一) 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 胜任力模型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 第11页 |
三、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胜任力理论综述 | 第13-25页 |
一、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 | 第13-20页 |
(一) 胜任力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第13-14页 |
(二) 胜任力的定义及类型 | 第14-16页 |
(三) 胜任力模型 | 第16-19页 |
(四) 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方法 | 第19-20页 |
二、胜任力模型在人才选拔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0-23页 |
(一) 国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二) 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21-23页 |
三、对以上研究的评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 第25-41页 |
一、工作胜任力评鉴法 | 第25-27页 |
二、行为锚定修正法 | 第27-31页 |
(一) 行为锚定修正法及其适用范围 | 第27-28页 |
(二) 使用行为锚定修正法建模的流程 | 第28-31页 |
三、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建立——应用举例 | 第31-41页 |
(一) 课题背景 | 第31-32页 |
(二) 我国管理者胜任特征清单的确定 | 第32-33页 |
(三) 初步效率指标的确定 | 第33页 |
(四) 进行行为事件访谈 | 第33-35页 |
(五) 修订初步效率指标 | 第35-36页 |
(六) 制作行为描述量表 | 第36页 |
(七) 对样本组进行评估 | 第36-37页 |
(八) 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九) 分厂厂长胜任力模型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甄选工具的选择与管理者胜任力测量 | 第41-56页 |
一、根据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制定选拔录用标准 | 第41-42页 |
二、基于胜任力的外部招聘甄选工具及流程 | 第42-49页 |
(一) 外部候选人的产生 | 第42页 |
(二) 结构化面试 | 第42-43页 |
(三) 结构化面试题类型与管理者胜任力类型的匹配 | 第43-44页 |
(四) 编写面试题库 | 第44-47页 |
(五) 结构化面试的实施 | 第47-49页 |
三、基于胜任力的内部选拔测量工具及流程 | 第49-52页 |
(一) 内部候选人的产生 | 第49-50页 |
(二) 基于胜任力的360 度反馈评价 | 第50页 |
(三) 确定评价目的和内容 | 第50-51页 |
(四) 培训评价者,实施评价 | 第51-52页 |
(五) 效果评价 | 第52页 |
四、管理胜任力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评价中心 | 第52-56页 |
(一) 评价中心的内涵 | 第52-53页 |
(二) 评价中心的主要技术及其所测评的胜任力 | 第53-55页 |
(三) 评价中心的适用性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 | 第56-63页 |
一、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 | 第56-57页 |
二、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的流程 | 第57-63页 |
(一) 培训需求分析 | 第57-59页 |
(二) 确定培训与开发目标 | 第59-60页 |
(三) 设计培训与开发方法与技术 | 第60-61页 |
(四) 培训成本分析 | 第61页 |
(五) 培训效果评估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基于胜任力的职位申请表》 | 第67-69页 |
附录2 《内部招聘工作公告表》 | 第69-70页 |
附录3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卡》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