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汽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可变控制技术的均质压燃(HCCI)在汽油机上的实现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引言第7-8页
   ·HCCI的提出第8-10页
   ·HCCI发动机的发展概况第10-11页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HCCI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第13-24页
   ·HCCI燃烧方式第13-17页
     ·HCCI燃烧方式第13-14页
     ·HCCI与传统燃烧方式的比较第14-17页
   ·HCCI燃烧的特点第17-19页
     ·HCCI燃烧方式综合了传统燃烧方式的优点第17页
     ·HCCI燃烧过程主要受燃烧化学动力学控制第17-19页
     ·热效率第19页
     ·运行范围第19页
   ·HCCI发动机的性能优越性第19-22页
     ·可以同时保持较高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第20页
     ·可以同时降低NOx和PM第20-21页
     ·良好的燃油适应性第21-22页
     ·可以简化发动机的结构、降低成本第22页
   ·HCCI燃烧分类第22-24页
     ·根据供油方式分类第22页
     ·按照发动机的应用分类第22-24页
第三章 在汽油机上实施HCCI的可行性、面临问题及可变控制技术解决方案第24-40页
   ·在汽油机上实施HCCI的可行性第24-25页
   ·面临的技术问题第25-30页
     ·着火时刻和燃烧过程难于控制第25-27页
     ·HCCI发动机工作范围有限第27-28页
     ·冷起动时着火困难第28页
     ·HC和CO排放第28-29页
     ·混合气的制备第29-30页
   ·问题的可变控制技术解决方案第30-40页
     ·改变空气/燃料混合气的特性第31-37页
       ·可变进气温度第31-32页
       ·可变空燃比第32页
       ·可变废气再循环(EGR)第32-35页
       ·改变燃料的化学性质第35-37页
     ·改变发动机工作和结构参数第37-40页
       ·可变压缩比(VCR)第37页
       ·可变气门正时(VVT)第37-38页
       ·可变工作模式第38-39页
       ·可变喷射正时、喷射量及喷射方式第39-40页
第四章 在汽油机上实施基于可变控制的HCCI实验第40-53页
   ·实验装置和实验燃料第40-42页
     ·实验装置第40-41页
     ·实验燃料第41-42页
   ·实验过程第42-43页
   ·实验结果及其讨论第43-53页
     ·着火时刻和燃烧持续期第43-46页
       ·进气加热方式第43-45页
       ·负气门叠开方式(NVO)第45-46页
     ·HCCI工作范围的扩大第46-49页
       ·进气加热方式第46-48页
       ·负气门叠开(NVO)方式第48-49页
     ·HCCI燃烧的稳定性第49-50页
     ·废气排放第50-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结论第53-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天诱变棉花生物学效应及突变体多态性分析
下一篇:化学学习内在动力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