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表 | 第9-10页 |
1.前言 | 第10-23页 |
·诱变育种及其所取得的成就 | 第10-11页 |
·诱变育种简要回顾 | 第10页 |
·诱变育种所取得的成就 | 第10-11页 |
·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植物航天诱变育种的概念及特点 | 第11页 |
·航天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空间环境诱发植物变异的因素 | 第13-15页 |
·空间微重力 | 第14页 |
·空间辐射 | 第14-15页 |
·其他诱变因素的复合效应 | 第15页 |
·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 第15-22页 |
·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变异的影响 | 第15-16页 |
·空间环境对植物形态性状的影响 | 第16-17页 |
·空间环境对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空间环境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8页 |
·空间环境对植物蛋白质的影响 | 第18-19页 |
·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物质DNA的影响 | 第19-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材料 | 第23页 |
·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研究供试材料及处理 | 第23页 |
·诱变突变体材料 | 第23页 |
·所用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分析所用引物: | 第23-24页 |
·化学试剂: | 第24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田间种植方式 | 第24页 |
·农艺性状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5-26页 |
·抗氧化系统酶粗酶液的提取(参照棉花所早熟组实验规程) | 第25页 |
·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测定 | 第25-26页 |
·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测定(参照张志良,1999方法) | 第26页 |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酶活测定 | 第26页 |
·丙二醛含量测定 | 第26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6页 |
·种子水溶蛋白分析 | 第26-27页 |
·棉花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SSR和RAPD分析 | 第28页 |
·SSR分析: | 第28页 |
·RAPD分析: | 第28页 |
·同工酶分析 | 第28-30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30-52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SP1代的影响 | 第30-35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SP1代生育进程的影响 | 第30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SP1代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30-31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SP1形态性状的影响 | 第31-32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SP1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SP1抗氧化系统酶酶活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诱变二代的影响 | 第35-44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诱变二代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诱变二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6-42页 |
·航天诱变对棉花SP2代生育期的影响 | 第42页 |
·航天诱变处理棉花SP2代突变类型和突变率 | 第42-44页 |
·航天诱变突变体的多态性分析 | 第44-49页 |
·种子水溶蛋白分析 | 第44-45页 |
·航天诱变突变体的分子多态性分析 | 第45-47页 |
·航天诱变突变体的同工酶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生育期的影响 | 第49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形态形状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49-50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50页 |
·航天诱变处理对棉花突变体多态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存在问题及工作设想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