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流的源端拥塞控制及路由PID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Internet 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基于源端的控制策略 | 第10-11页 |
| ·基于通信子网的拥塞控制策略 | 第11-12页 |
| ·目前网络拥塞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基于通信子网的拥塞控制策略 | 第15-26页 |
| ·队列调度算法 | 第15-16页 |
| ·队列管理策略 | 第16-18页 |
| ·去尾算法 | 第16-17页 |
| ·主动队列管理策略 | 第17-18页 |
|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 第18-19页 |
| ·几种改进的RED 算法 | 第19-21页 |
| ·其它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21-25页 |
| ·REM 算法 | 第21-23页 |
| ·PI 控制算法 | 第23-24页 |
| ·PID 控制算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单神经元PID 的网络拥塞控制 | 第26-35页 |
| ·系统控制模型 | 第27-28页 |
| ·控制器的描述 | 第28-29页 |
| ·NPID 算法 | 第29-31页 |
| ·仿真实验 | 第31-34页 |
| ·在轻载环境下的性能比较 | 第32-33页 |
| ·在重载环境下的性能比较 | 第33页 |
| ·在变负载环境下的性能比较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传输控制协议 | 第35-51页 |
| ·TCP 报文段格式 | 第35-37页 |
| ·TCP 连接 | 第37-38页 |
| ·连接建立 | 第37页 |
| ·连接终止 | 第37-38页 |
| ·连接复位 | 第38页 |
| ·TCP 实施策略选项 | 第38-41页 |
| ·发送策略 | 第38-39页 |
| ·交付策略 | 第39页 |
| ·接收策略 | 第39页 |
| ·重传策略 | 第39-40页 |
| ·确认策略 | 第40-41页 |
| ·TCP 流量控制 | 第41-43页 |
| ·滑动窗口 | 第42-43页 |
| ·滑动窗口管理 | 第43页 |
| ·TCP 拥塞控制 | 第43-47页 |
| ·慢起动 | 第44页 |
| ·拥塞避免 | 第44-45页 |
| ·快速重传 | 第45-47页 |
| ·快速恢复 | 第47页 |
| ·TCP 差错控制 | 第47-48页 |
| ·TCP 的计时器 | 第48-50页 |
| ·重传计时器 | 第48-49页 |
| ·坚持计时器 | 第49-50页 |
| ·保活计时器 | 第50页 |
| ·时间等待计时器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基于端主机的拥塞控制策略的改进算法 | 第51-75页 |
| ·目前网络拥塞中的问题 | 第51页 |
| ·TCP 的改进算法SISD | 第51-64页 |
| ·SISD 拥塞窗口调整策略 | 第52页 |
| ·SISD 发送速率模型 | 第52-62页 |
| ·SISD 参数选取 | 第62-64页 |
| ·SISD 算法仿真 | 第64-73页 |
| ·SISD 算法的源端性能仿真试验 | 第65-67页 |
| ·SISD 算法在路由器处的性能仿真试验 | 第67-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5-76页 |
|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摘要 | 第82-85页 |
| Abstract | 第85-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94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