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原创性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国内外对钢框架结构二阶侧移分析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外对钢框架结构侧移限值的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柱顶侧移限值 | 第13-14页 |
·层间相对侧移限值 | 第14-16页 |
·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规范中关于侧移限值的规定 | 第16-17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钢框架结构的水平侧移计算方法 | 第20-31页 |
·引言 | 第20页 |
·一阶侧移的计算 | 第20-22页 |
·二阶侧移精确计算 | 第22-26页 |
·梁柱理论 | 第22-24页 |
·有限单元法 | 第24-25页 |
·虚拟荷载法 | 第25-26页 |
·二阶侧移简化计算——层间放大法 | 第26-31页 |
第3章 二阶侧移计算简化方法的初步探讨 | 第31-46页 |
·引言 | 第31页 |
·竖向荷载对侧移计算的影响 | 第31-36页 |
·结构受荷响应特性对侧移计算的影响 | 第32-33页 |
·结构的几何特性对侧移计算的影响 | 第33-34页 |
·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特性对侧移计算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二阶侧移分析中的竖向荷载 | 第35-36页 |
·二阶侧移计算中的假想水平荷载 | 第36-40页 |
·假想水平荷载的性质 | 第37页 |
·假想水平荷载的计算方法 | 第37-38页 |
·假想水平荷载对结构侧移的影响程度 | 第38-40页 |
·二阶简化计算中的荷载组合 | 第40-43页 |
·内力计算过程中的荷载组合 | 第40-41页 |
·侧移计算过程中的荷载组合 | 第41-43页 |
·《钢结构设计规范》(G850017-2003)中的二阶简化分析原理 | 第43-44页 |
·二阶侧移简化计算的建议方法 | 第44-46页 |
第4章 钢框架结构二阶侧移限值合理取值的初步探讨 | 第46-76页 |
·引言 | 第46页 |
·钢框架结构二阶侧移限值合理取值进行探讨的思路 | 第46-49页 |
·钢框架结构二阶侧移限值合理取值探讨过程中的计算假定 | 第49页 |
·单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的侧移限值合理取值的研究 | 第49-55页 |
·单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侧移限值研究的算例计算 | 第51-53页 |
·单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侧移限值研究算例计算的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53-55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的柱顶侧移限值合理取值的研究 | 第55-64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柱顶侧移限值研究的算例计算 | 第56-62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柱顶侧移限值研究算例计算的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62-64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的层间相对侧移限值合理取值的研究 | 第64-76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层间相对侧移限值研究的算例计算 | 第65-72页 |
·多高层钢框架考虑二阶效应后柱层间移限值研究算例计算的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72-76页 |
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