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下设备与车体间振动传递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国外振动传递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振动传递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车体设备振动传递理论 | 第15-29页 |
·振动传递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常用隔振表达式 | 第17-23页 |
·力传递率 | 第17-20页 |
·插入损失 | 第20-21页 |
·振级落差 | 第21-22页 |
·功率流 | 第22-23页 |
·功率流的隔振评估 | 第23-28页 |
·功率流传递率 | 第23-25页 |
·传递功率流落差 | 第25-26页 |
·隔振器的视在质量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车体设备振动传递仿真 | 第29-42页 |
·模型建立和说明 | 第29-31页 |
·车体方向的选择 | 第29页 |
·车体模型 | 第29-31页 |
·谐响应计算 | 第31-33页 |
·设备激励加载 | 第31页 |
·设备和车体激励加载 | 第31-33页 |
·设备激励的谐响应分析 | 第33-36页 |
·设备激励车体响应 | 第33-34页 |
·牵引变压器激励设备响应 | 第34-35页 |
·非激励设备的响应 | 第35-36页 |
·车体设备激励的谐响应分析 | 第36-41页 |
·车体边梁的谐响应 | 第36-38页 |
·车下激励设备的谐响应 | 第38-39页 |
·非激励设备的谐响应 | 第39-40页 |
·车体激励部位的响应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车体设备振动传递测试 | 第42-64页 |
·车体和设备振动测试 | 第42-43页 |
·测试系统 | 第42页 |
·测点布置 | 第42-43页 |
·测试信号的时域分析 | 第43-51页 |
·换气设备未工作状态 | 第43-47页 |
·换气装置工作状态 | 第47-51页 |
·功率流的估计 | 第51-61页 |
·换气装置未工作状态 | 第53-57页 |
·换气装置工作状态 | 第57-61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附录1 单支撑单激励系统功率和力传递率计算程序 | 第70-71页 |
附录2 设备至车体的功率流计算程序 | 第71-73页 |
附录3 某动车设备和车体参数表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