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平车论文

货车弹性体缓冲器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21页
   ·国外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发展概况第8-14页
     ·美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发展概况第8-13页
     ·前苏联及南非等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发展概况第13-14页
   ·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的发展概况第14-19页
     ·2号缓冲器第15页
     ·3号缓冲器第15-16页
     ·MX-1和MX-2型橡胶缓冲器第16-17页
     ·G2型缓冲器第17页
     ·MT-2型与MT-3型缓冲器第17-18页
     ·ST型缓冲器第18-19页
   ·研究背景第19-20页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0-21页
第2章 新型缓冲器的性能指标的确定第21-25页
   ·结构型式尺寸及行程的确定第21页
   ·容量的确定第21-23页
     ·调车作业工况对缓冲器所需要的容量第21-22页
     ·采用牵引杆装置的列车和单元车组调车编组时对缓冲器容量的要求第22-23页
   ·阻抗力的确定第23页
   ·冲击速度要求的确定第23页
   ·能量吸收率的确定第23-24页
   ·新型缓冲器性能参数汇总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新型缓冲器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第25-29页
   ·新型缓冲器的结构形式第25-27页
     ·技术性能先进性原则第25页
     ·可靠性原则第25页
     ·便于维护和检修的原则第25页
     ·互换性原则第25页
     ·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第25-27页
   ·弹性体缓冲器工作原理简述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新型弹性体缓冲器的结构优化第29-50页
   ·弹性体缓冲器性能研究第29页
   ·有限元原理及弹性体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第29-41页
     ·有限元分析原理简介第29-30页
     ·ABAQUS软件简介第30页
     ·典型的弹性体本构模型第30-33页
     ·本构模型数据的采集第33-38页
     ·Ogden本构模型中各系数的求解方法第38-40页
     ·确定弹性体材料Ogden模型的各项系数值第40-41页
   ·弹性体有限元分析研究第41-46页
     ·弹性体有限元分析模型第41-42页
     ·弹性体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第42-43页
     ·弹性体的刚度分析结果第43-44页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第44-46页
   ·弹性体结构优化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弹性体缓冲器试验研究第50-61页
   ·弹性体缓冲器落锤容量试验第51-54页
     ·落锤容量试验目的第51页
     ·落锤容量试验方法第51页
     ·容量试验考核标准第51-52页
     ·落锤容量试验结果第52-54页
   ·弹性体缓冲器冲击试验第54-56页
     ·冲击试验目的第54页
     ·冲击试验方法第54页
     ·冲击试验考核标准第54页
     ·冲击试验结果第54-56页
   ·弹性体缓冲器耐久及坚固试验第56-59页
     ·耐久及坚固试验目的第56页
     ·耐久试验方法第56-57页
     ·耐久性试验考核标准第57页
     ·坚固试验方法第57-58页
     ·坚固性试验考核标准第58页
     ·落锤耐久和坚固试验结果第58-59页
   ·弹性体缓冲器耐久和坚固后的冲击试验第59-60页
     ·冲击试验标定目的第59页
     ·冲击试验标定方法第59页
     ·冲击标定试验考核标准第59页
     ·冲击标定试验结果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行为执行诉讼研究
下一篇:格列齐特缓释片处方筛选及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