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列车制动试验台模糊PID调节器设计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模糊PID调节器 | 第12页 |
| ·模糊PID调节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12页 |
| ·模糊PID调节器的创新性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模糊PID调节器整体设计方案 | 第14-24页 |
| ·列车制动试验台简介 | 第14-17页 |
| ·试验台结构 | 第14-15页 |
| ·闸瓦制动结构 | 第15-16页 |
| ·试验台技术指标 | 第16页 |
| ·试验台控制系统 | 第16-17页 |
| ·模糊PID调节器整体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 ·模糊PID调节器开发环境 | 第18-21页 |
| ·模糊PID调节器硬件开发平台 | 第18-19页 |
| ·模糊PID调节器软件开发环境 | 第19-21页 |
| ·VHDL硬件描述语言 | 第21-24页 |
| ·VHDL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 第21页 |
| ·VHDL语言特点 | 第21-22页 |
| ·VHDL设计流程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模糊控制原理 | 第24-36页 |
| ·模糊控制简介 | 第24-26页 |
| ·模糊控制的起源及特点 | 第24-25页 |
| ·模糊控制的应用及所面临的任务 | 第25-26页 |
| ·模糊控制基本组成和理论 | 第26-28页 |
| ·模糊控制基本组成 | 第26-27页 |
|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 第27-28页 |
| ·模糊PID控制原理及设计 | 第28-36页 |
| ·传统PID控制基本原理及算法 | 第28-30页 |
| ·模糊PID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0页 |
| ·模糊化接口设计 | 第30-31页 |
| ·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 第31-34页 |
| ·去模糊化设计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模糊PID调节器硬件设计 | 第36-47页 |
| ·模糊PID调节器主芯片选型 | 第36-38页 |
| ·芯片选择原则 | 第36-37页 |
| ·芯片特性 | 第37-38页 |
| ·EP1C6Q240C8N电路设计 | 第38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 ·电源芯片选择 | 第38-39页 |
| ·AD参考电源 | 第39-40页 |
| ·时钟电路设计 | 第40页 |
| ·JTAG与AS下载接口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 ·ADC工作原理 | 第41-43页 |
| ·ADC电路设计 | 第43页 |
| ·人机交互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 ·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 ·数码管显示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 ·通信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第45页 |
| ·USB通信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模糊PID调节器软件设计 | 第47-57页 |
| ·时钟模块 | 第47页 |
| ·输入输出模块 | 第47-51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8-49页 |
| ·PWM模块 | 第49-51页 |
|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 ·按键控制模块 | 第51-52页 |
| ·数码管显示模块 | 第52页 |
| ·模糊控制模块设计 | 第52-55页 |
|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设计 | 第52-54页 |
|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设计 | 第54-55页 |
|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第55-57页 |
| ·串口时钟模块 | 第55-56页 |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模糊PID调节器在试验台的运用 | 第57-65页 |
| ·上位机监控程序 | 第57-60页 |
| ·LabVIEW简介 | 第57-58页 |
| ·LabVIEW软件设计 | 第58-60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