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 | 第6-22页 |
1.1 引言 | 第6-7页 |
1.2 移情 | 第7-12页 |
1.2.1 移情的界定 | 第7-9页 |
1.2.2 移情的发展阶段 | 第9页 |
1.2.3 移情的唤起模式 | 第9-10页 |
1.2.4 移情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5 移情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 第12页 |
1.3 同伴关系 | 第12-16页 |
1.3.1 同伴关系的界定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同伴关系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3 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4 攻击 | 第16-22页 |
1.4.1 攻击的定义 | 第16页 |
1.4.2 攻击的分类 | 第16-17页 |
1.4.3 儿童攻击行为的理论 | 第17-20页 |
1.4.4 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2-25页 |
2.1.1 已有研究的局限 | 第22-24页 |
2.1.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25-28页 |
2.2.1 被试 | 第25页 |
2.2.2 访谈工具 | 第25页 |
2.2.3 访谈程序 | 第25-26页 |
2.2.4 评分标准 | 第26页 |
2.2.5 统计思路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43页 |
3.1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的被试情绪认知概况 | 第28-31页 |
3.1.1 不同起因攻击情境中被试的情绪认知概况 | 第28-29页 |
3.1.2 不同动机攻击情境中被试的情绪认知概况 | 第29-31页 |
3.2 被试在不同起因和动机的攻击情境中的移情 | 第31-36页 |
3.2.1 不同起因攻击情境中被试的移情 | 第31-33页 |
3.2.2 不同动机攻击情境中被试的移情 | 第33-35页 |
3.2.3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被试对受害者和攻击者的移情 | 第35-36页 |
3.3 不同社交地位儿童的移情 | 第36-43页 |
3.3.1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被试移情与同伴提名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3.3.2 不同社交地位儿童的移情 | 第38-43页 |
第四部分 讨论总结与展望 | 第43-50页 |
4.1 讨论 | 第43-47页 |
4.1.1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产生的情绪认知的分析 | 第43-44页 |
4.1.2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被试的移情分析 | 第44-46页 |
4.1.3 不同起因和动机攻击情境中不同社交地位儿童的移情分析 | 第46-47页 |
4.2 结果 | 第47-48页 |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1. 被试儿童访谈材料 | 第55-56页 |
2. 访谈记录表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