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筝论文

现代筝曲创作技法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前言第8-11页
第一章 传统筝曲的传承与发展第11-26页
 一、传统筝曲流派及特点第11-16页
  (一) 传统筝曲主要流派第11-12页
  (二) 传统筝曲的类别第12-13页
  (三) 传统筝曲音乐语言特点第13-16页
   1、传统筝曲旋律特点第14-15页
   2、传统筝曲节奏特点第15页
   3、传统筝曲音韵特点第15-16页
   4、传统筝曲音响特点第16页
 二、传统筝曲创作技法第16-22页
  (一) 传统筝曲音乐主要发展手法第17-19页
   1、传统筝曲旋律发展第17页
   2、传统筝曲的转调第17页
   3、传统筝曲的多声性第17-18页
   4、传统筝曲的音乐结构第18-19页
  (二) 传统筝曲演奏技法第19-22页
 三、传统筝曲对现代筝曲的影响第22-26页
  (一) 现代筝曲的发展历程及时期基本特点第22-23页
  (二) 现代筝曲对传统的继承第23-26页
   1、题材和音乐元素的继承第23页
   2、音乐风格与创作原则的继承第23-24页
   3、演奏技法的继承和发展第24-26页
第二章 现代筝曲分类比较和作品分析第26-44页
 一、演奏家作品和作曲家作品对比分析第26-28页
  (一) 创作技法对比分析第26-27页
   1、题材选择第26-27页
   2、主题发展第27页
  (二) 演奏技法对比分析第27-28页
   1、演奏技法创新第27-28页
   2、乐曲演奏技法难度对比第28页
 二、演奏家创作的作品分析第28-32页
  (一) 赵曼琴代表作品《打虎上山》分析第28-29页
   1、作曲技法分析第28-29页
   2、演奏技法创新第29页
  (二) 王中山代表作品《云岭音画》分析第29-32页
   1、音阶与曲式结构第30页
   2、演奏技法创新第30-32页
 三、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分析第32-44页
  (一) 王建民代表作品《幻想曲》分析第32-35页
   1、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第32-33页
   2、曲式结构与主题发展第33-35页
  (二) 王建民代表作品《莲花谣》分析第35-37页
   1、调式音阶第35页
   2、多声思维第35-37页
   3、节奏节拍第37页
  (三) 徐晓林代表作品《剑令》分析第37-40页
   1、调式音阶第38页
   2、核心音调、主题及发展第38-40页
   3、节拍节奏特点第40页
   4、音响特色第40页
  (四) 三木稔代表作品《华丽》分析第40-44页
   1、音阶与曲式结构第41页
   2、动机与发展第41-42页
   3、日本现代筝曲和中国现代筝曲的比较第42-44页
第三章 现代筝曲创作技法与演奏技法的关系第44-55页
 一、现代筝曲音乐特点第44-48页
  (一) 音乐发展手法的增新第44-48页
   1、现代筝曲调式音阶的拓展第44-45页
   2、现代筝曲转调安排第45-46页
   3、西方音乐结构原则的借鉴第46-47页
   4、小节解放、现代节拍的使用第47页
   5、现代筝曲音响创新第47-48页
  (二) 演奏形式第48页
 二、筝曲演奏技法发展对创作技法的影响第48-50页
  (一) 演奏技法的发展及带来的新空间第49页
  (二) 演奏对筝曲创作的影响第49-50页
 三、现代筝曲创作技法对演奏技法的影响第50-55页
  (一) 已使用创作技法对演奏技法创新的推动第50-51页
   1、音高旋律写作对演奏的要求第50-51页
   2、纵向多声创作技法带来的推动第51页
   3、音响理论带来的开发第51页
  (二) 对创作技法进一步探索的构想第51-54页
   1、音阶结构与调性的扩展第51-52页
   2、现代纵向空间第52页
   3、现代音响理论第52-53页
   4、现代节奏节拍第53页
   5、传统曲式原则的使用和现代音乐结构借鉴第53-54页
  (三) 创作技法新探索对演奏的影响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附录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视角下的乐、舞共生之美
下一篇:徐行效声乐心理学与声乐科学体系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