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前言 | 第7-12页 |
| ·选题依据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国外选材研究现状 | 第8页 |
| ·国内选材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单维度研究 | 第9-10页 |
| ·多维度研究 | 第10-11页 |
| ·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11-12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2-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 ·调查研究法 | 第12-13页 |
| ·访谈法 | 第12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 ·测试法 | 第13-14页 |
| ·测试指标的确定 | 第13页 |
| ·测试方法的确定 | 第13-14页 |
| ·人员的培训 | 第14页 |
| ·质量控制 | 第14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6-80页 |
| ·艺术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 | 第16-23页 |
| ·国际评分规则的发展脉络 | 第16-17页 |
| ·各版本评分规则间的比较分析 | 第17-23页 |
| ·各版本所例举的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呈递增趋势 | 第17-18页 |
| ·成套中身体难度动作数量波动较大,难度级别越来越高 | 第18-20页 |
| ·单个身体难度动作结构复杂化 | 第20页 |
| ·技术价值增幅较大,得高分的难度加大 | 第20-21页 |
| ·身体动作与器械动作结合越来越紧密 | 第21-22页 |
| ·动作的完成标准愈来愈高 | 第22-23页 |
| ·小结 | 第23页 |
| ·运动员成材的年龄特征及训练阶段的划分 | 第23-29页 |
| ·中外运动员参加初训的年龄特征 | 第23-24页 |
| ·我国运动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特征 | 第24-25页 |
| ·我国运动员在国内出成绩的年龄特征 | 第25-26页 |
| ·中外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年龄特征 | 第26-28页 |
| ·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年龄特征 | 第26-27页 |
| ·国外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年龄特征 | 第27-28页 |
| ·训练阶段的划分 | 第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规律 | 第29-36页 |
| ·身高年增长值变化规律 | 第29-30页 |
| ·月经初潮时间及体脂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30-32页 |
| ·身体形态指数变化情况 | 第32-36页 |
| ·长度指数的变化情况 | 第32-34页 |
| ·宽度指数的变化情况 | 第34-35页 |
| ·围度指数的变化情况 | 第35-36页 |
| ·小结 | 第36页 |
| ·艺术体操的项目特征 | 第36-37页 |
| ·艺术体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特征 | 第37-65页 |
| ·形态特征 | 第37-45页 |
| ·机能特征 | 第45-48页 |
| ·运动素质特征 | 第48-53页 |
| ·心理特征 | 第53-58页 |
| ·技能特征 | 第58-63页 |
| ·技术 | 第58-59页 |
| ·表现力 | 第59-63页 |
| ·教练员经验评价特征 | 第63页 |
| ·小结 | 第63-65页 |
| ·选材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5-68页 |
| ·指标筛选的原则 | 第65页 |
| ·指标筛选的步骤 | 第65-68页 |
| ·初选指标 | 第65页 |
| ·专家筛选 | 第65-66页 |
| ·统计筛选 | 第66-68页 |
| ·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 第68页 |
| ·小结 | 第68页 |
| ·评价标准 | 第68-72页 |
| ·单项指标评分标准 | 第68-69页 |
| ·综合指标评价标准 | 第69-72页 |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9-71页 |
| ·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71页 |
| ·综合评价标准的回代检验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页 |
| ·综合评价标准软件系统的研制 | 第72-80页 |
| ·研制目的 | 第72页 |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72-73页 |
| ·系统结构图 | 第73-74页 |
| ·数据流程图 | 第74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74页 |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74-75页 |
| ·数据录入模块 | 第74-75页 |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75页 |
| ·数据查询模块 | 第75页 |
| ·报表分析模块 | 第75页 |
| ·系统维护模块 | 第75页 |
| ·系统运行实例 | 第75-80页 |
| ·登录 | 第75-76页 |
| ·数据录入 | 第76-77页 |
| ·数据处理 | 第77页 |
| ·数据查询 | 第77-78页 |
| ·系统维护 | 第78-79页 |
| ·报表分析 | 第79-80页 |
| ·小结 | 第80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2页 |
| 5 致谢 | 第82-83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 7 附件 | 第88-104页 |
| 附件1 | 第88-93页 |
| 附件2 | 第93-94页 |
| 附件3 | 第94-96页 |
| 附件4 | 第96-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