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界定和来源 | 第9-17页 |
(一)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界定 | 第9-11页 |
(二)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来源 | 第11-14页 |
1、长征到达陕北的知识分子 | 第11-12页 |
2、陕北本土知识分子 | 第12-13页 |
3、来自国统区、沦陷区的知识分子和海外侨胞 | 第13-14页 |
(三) 知识分子涌向延安的原因 | 第14-17页 |
1、知识分子的爱国情节和社会使命感 | 第14-15页 |
2、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 | 第15-17页 |
3、抗日根据地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吸引 | 第17页 |
二、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一)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二)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目标 | 第19-20页 |
三、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途径 | 第20-27页 |
(一)延安干部学的教育 | 第20-23页 |
(二) 延安整风运动的洗礼 | 第23-24页 |
(三) 大生产运动的磨练 | 第24-25页 |
(四)走与工农相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 第25-27页 |
四、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 | 第27-35页 |
(一)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历史贡献 | 第27-30页 |
1、从根本上改造了中国知识分子 | 第27-28页 |
2、大力促进各项事业特别是文化事业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新 局面 | 第28-30页 |
(二)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的经验启示 | 第30-35页 |
1、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肯定和引导 | 第31页 |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定政治方向 | 第31-32页 |
3、延安时期知识分子改造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启示 | 第32-35页 |
注释 | 第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