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旨趣与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现状与文献探讨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 家具仿生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 第13-27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缘起 | 第13-14页 |
·仿生设计的起源 | 第13-14页 |
·家具的起源 | 第14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出现 | 第14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历史 | 第14-27页 |
·中国仿生家具的发展 | 第15-18页 |
·传统家具中的仿生 | 第15-18页 |
·中国近现代家具中的仿生 | 第18页 |
·国外古代仿生家具的发展 | 第18-27页 |
·国外古代家具中的仿生 | 第19-20页 |
·国外近代家具中的仿生 | 第20页 |
·托耐特的曲木家具与工艺美术运动 | 第20-21页 |
·新艺术运动 | 第21-22页 |
·维也纳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 | 第22页 |
·流线型设计 | 第22页 |
·有机功能主义——北欧设计 | 第22-24页 |
·意大利现代仿生家具 | 第24页 |
·其他国家的现代仿生家具 | 第24-27页 |
3 家具仿生设计的分类 | 第27-35页 |
·从家具的角度分类 | 第27-29页 |
·以材料为标准的分类 | 第27页 |
·以基本功能为标准的分类 | 第27页 |
·以基本形式为标准的分类 | 第27-28页 |
·以使用场所为标准的分类 | 第28页 |
·以放置形式为标准的分类 | 第28页 |
·以风格特征为标准的分类 | 第28页 |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的分类 | 第28-29页 |
·以使用者为标准的分类 | 第29页 |
·从仿生设计的角度分 | 第29-35页 |
·按仿生设计的模仿内容 | 第29-30页 |
·家具形态仿生 | 第29页 |
·家具结构仿生 | 第29-30页 |
·家具色彩仿生 | 第30页 |
·家具表面纹理仿生 | 第30页 |
·按仿生设计的模仿对象: | 第30-31页 |
·植物仿生 | 第30页 |
·动物仿生 | 第30页 |
·人类仿生 | 第30-31页 |
·微生物仿生或微观结构仿生 | 第31页 |
·无生命物仿生 | 第31页 |
·以仿生设计的抽象程度为标准的分类 | 第31-32页 |
·具象仿生 | 第31-32页 |
·喻象仿生 | 第32页 |
·抽象仿生 | 第32页 |
·以完整性为标准的分类 | 第32-33页 |
·整体仿生 | 第33页 |
·局部仿生 | 第33页 |
·以生物原型的态势为标准的分类 | 第33-35页 |
·静态仿生 | 第33-34页 |
·动态仿生 | 第34-35页 |
4 近现代仿生形态家具设计的实例统计分析 | 第35-62页 |
·分析项目的确定 | 第35页 |
·各种类型的数量及百分比分析 | 第35-38页 |
·设计时间的分析 | 第36页 |
·各种仿生手法所占的百分比 | 第36-37页 |
·生物原型类别百分比的分析 | 第37-38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 第38-41页 |
·设计时间与动态静态的分布 | 第38页 |
·设计时间和生物原型的分布 | 第38-40页 |
·设计时间和仿生设计抽象程度的分布 | 第40页 |
·设计时间和仿生设计完整性的分布 | 第40-41页 |
·各种家具类型和各种仿生手法的列联分析 | 第41-47页 |
·家具的基本形式类型和模仿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41页 |
·使用场所和生物原型细类的列联分析 | 第41-43页 |
·家具的使用场所类型和完整性的列联分析 | 第43-44页 |
·家具的使用者和生物原型细的列联分析 | 第44-45页 |
·家具的使用者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45-46页 |
·家具的结构形式和具象抽象仿生的列联分析 | 第46-47页 |
·家具风格和各种仿生手法的列联分析 | 第47-52页 |
·家具风格和生物原型分类的列联分析 | 第47-51页 |
·家具风格和抽象程度的列联分析 | 第51页 |
·家具时期风格和仿生完整性的列联分析 | 第51-52页 |
·家具风格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52页 |
·家具仿生的动态静态和抽象程度的列联分析 | 第52-53页 |
·家具材料和各种仿生手法的列联分析 | 第53-56页 |
·家具材料和生物原型的列联分析 | 第53-55页 |
·家具材料和仿生完整性的列联分析 | 第55-56页 |
·家具材料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56页 |
·家具模仿的生物原型和其他仿生手法的列联分析 | 第56-60页 |
·家具模仿的生物原型细类和抽象程度的列联分析 | 第56-58页 |
·家具生物原型细类和仿生完整性的列联分析 | 第58-60页 |
·原型细类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60页 |
·抽象程度和各种仿生手法的列联分析 | 第60-61页 |
·抽象程度和完整性的列联分析 | 第60-61页 |
·抽象程度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61页 |
·完整性和仿生类型的列联分析 | 第61-62页 |
5 家具仿生设计的应用规律总结 | 第62-68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62-63页 |
·家具自身的特点 | 第62页 |
·材料与成型工艺 | 第62页 |
·仿生学的发展水平 | 第62-63页 |
·社会因素 | 第63页 |
·一般性仿生设计规律 | 第63-64页 |
·家具仿生设计的规律总结 | 第64-66页 |
·仿生设计展望 | 第66-68页 |
6 家具仿生设计实践 | 第68-71页 |
·确定产品设计目标 | 第68页 |
·生物原型的选择 | 第68页 |
·特征元素的提取 | 第68页 |
·特征元素的组合,提出设计方案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简发表的论文清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