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法证据之证明责任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概述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含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的成因及范围 | 第11-12页 |
一、 侵犯诉讼主体合法权利的证据非法 | 第11-12页 |
二、 违反证据收集的法定程序的证据非法 | 第12页 |
第三节 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12-15页 |
一、 美国关于非法证范围的规定 | 第12-13页 |
二、 我国非法证据的范围 | 第13-15页 |
第四节 非法证据、瑕疵证据与无效证据辨析 | 第15-19页 |
一、 非法证据、瑕疵证据、无效证据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非法证据、瑕疵证据与无效证据的关系 | 第16-19页 |
第二章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分配 | 第19-35页 |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 第19-22页 |
一、 证明责任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 证明责任分配的分配理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则 | 第22-25页 |
一、 “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规则 | 第22-23页 |
二、 证明责任的转移 | 第23-24页 |
三、 证明责任的倒置 | 第24页 |
四、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关于非法证据证明责任之考察 | 第25-35页 |
一、 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 第25-27页 |
二、 主要国家证明责任分配实践考察 | 第27-35页 |
第三章 我国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现状与完善 | 第35-42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法律现状 | 第35-38页 |
一、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立法现状 | 第35-36页 |
二、 非法证据之证明责任的司法现状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我国非法证据证明责任的完善 | 第38-42页 |
一、 非法证据证明责任分配体系的构建 | 第38-39页 |
二、 相关制度构建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