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前羁押听证程序的确立
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听证程序概述 | 第9-20页 |
一、 听证程序的概念、特征和价值 | 第9-13页 |
(一) 听证程序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听证程序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 听证程序的价值 | 第11-13页 |
二、 听证程序的历史沿革 | 第13-16页 |
(一) 听证程序的历史沿革 | 第13-14页 |
(二) 听证程序在我国的现状 | 第14-16页 |
三、 听证程序的法理基础 | 第16-20页 |
(一) 英美法系听证程序的法理基础 | 第16-17页 |
(二) 大陆法系听证程序的法理基础 | 第17-19页 |
(三) 司法程序的公开、公正价值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国外审前羁押控制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0-26页 |
一、 逮捕与审前羁押相分离 | 第20-21页 |
二、 英美法系的逮捕与羁押制度 | 第21-22页 |
(一) 审前羁押的适用条件 | 第21页 |
(二) 审前羁押的审查程序 | 第21-22页 |
三、 大陆法系的逮捕与羁押制度 | 第22-24页 |
(一) 审前羁押的适用条件 | 第22-23页 |
(二) 审前羁押的审查程序 | 第23-24页 |
四、 对听证程序的对比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确立我国审前羁押的听证程序 | 第26-41页 |
一、 我国的审前羁押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26-30页 |
(一) 审前羁押与逮捕没有明确的区分 | 第26-28页 |
(二) 审前羁押期限规定不清楚 | 第28-29页 |
(三) 审前羁押司法救济制度的缺失 | 第29-30页 |
(四) 审查羁押制度独立性的缺失 | 第30页 |
二、 审前羁押适用听证程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30-33页 |
(一) 审前羁押适用听证程序的必要性 | 第30-32页 |
(二) 审前羁押适用听证程序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三、 确立听证程序的适用原则 | 第33-37页 |
(一) 人权保障原则 | 第33-34页 |
(二) 公权力制约原则 | 第34-35页 |
(三) 公开公平原则 | 第35页 |
(四) 自愿原则 | 第35-36页 |
(五) 公正与效率兼顾原则 | 第36-37页 |
四、 听证程序的适用 | 第37-41页 |
(一) 审前羁押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37页 |
(二) 听证主体的确定 | 第37-38页 |
(三) 听证地点的选择和期限的规定 | 第38页 |
(四) 听证程序中的举证责任 | 第38-39页 |
(五) 听证程序的具体流程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