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发酵剂在模拟马奶中发酵及抑菌特性的研究
| 1 引言 | 第1-13页 |
| ·酸马奶酒的营养成分及医疗保健作用 | 第6-7页 |
| ·酸马奶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8页 |
| ·乳酸菌的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 ·益生乳酸菌的安全性研究现状 | 第9页 |
| ·益生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 第9-10页 |
| ·酵母菌的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 ·酵母菌的定义及营养成分 | 第10-11页 |
| ·酵母菌的作用及产抑菌物质的研究 | 第11-1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 ·材料 | 第13-14页 |
| ·试验菌株 | 第13-14页 |
| ·标准菌株 | 第14页 |
| ·培养基 | 第14页 |
| ·试剂 | 第14页 |
| ·仪器设备 | 第14页 |
| ·试验设计 | 第14-17页 |
| ·模拟马奶配方的筛选 | 第14-15页 |
| ·模拟马奶配方的设计 | 第14-15页 |
| ·模拟马奶配方的筛选 | 第15页 |
| ·发酵剂的初选 | 第15-16页 |
| ·组合菌的筛选 | 第15-16页 |
| ·发酵剂组合设计 | 第16页 |
| ·发酵剂的初步筛选的条件 | 第16页 |
| ·发酵剂的复选 | 第16-17页 |
| ·发酵温度的选择 | 第16页 |
| ·发酵时间的选择 | 第16-17页 |
| ·抑菌特性的研究 | 第17页 |
| ·Vc对抑菌性的影响 | 第17页 |
| ·乳清浓缩度对抑菌性的影响 | 第17页 |
| ·温度及处理时间对浓缩乳清抑菌性的影响 | 第17页 |
| ·pH 值对浓缩乳清抑菌性的影响 | 第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 ·指示菌的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 第17页 |
| ·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17-18页 |
| ·pH 值的测定 | 第18页 |
| ·乳糖的测定 | 第18页 |
| ·乳酸菌和酵母菌计数 | 第1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40页 |
| ·模拟马奶配方的筛选结果 | 第18-24页 |
| ·发酵过程中pH 值的变化 | 第18-19页 |
| ·发酵过程中乳糖的变化 | 第19-20页 |
|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 第20-22页 |
| ·发酵过程中抑菌性的变化 | 第22-24页 |
| ·发酵剂的初步筛选结果 | 第24-33页 |
| ·组合菌的筛选结果 | 第24-26页 |
| ·组合发酵剂初步筛选结果 | 第26-33页 |
| ·发酵过程中pH 值的变化 | 第26-27页 |
| ·发酵过程中乳糖的变化 | 第27-28页 |
|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变化 | 第28-31页 |
| ·发酵过程中抑菌性的变化 | 第31-33页 |
| ·发酵剂的复选结果 | 第33-36页 |
| ·发酵温度的选择结果 | 第33-35页 |
| ·发酵时间的选择结果 | 第35-36页 |
| ·抑菌特性研究的结果 | 第36-40页 |
| ·Vc对抑菌作用的影响 | 第36页 |
| ·乳清浓缩度对抑菌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温度及处理时间对浓缩乳清抑菌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 ·pH 值对浓缩乳清抑菌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 讨论 | 第40-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