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31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概况 | 第15-17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组成与类型 | 第17-20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组成 | 第17-18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 第18-19页 |
·膜生物反应器的构型 | 第19-20页 |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特点 | 第20-21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8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及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膜生物反应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2章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与理论 | 第31-47页 |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理论发展 | 第31-42页 |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与理论 | 第31-33页 |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 第33-38页 |
·膜污染及其描述 | 第38-40页 |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40-42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理论的发展 | 第42-45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与理论的进展 | 第42-44页 |
·复合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 第44-45页 |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状况及研究的意义 | 第45-47页 |
·复合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状况 | 第45-46页 |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46-47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7-55页 |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 第47-50页 |
·工艺流程 | 第47-48页 |
·淹没式MF膜组件 | 第48-49页 |
·K1型Kaldnes悬浮生物载体 | 第49-50页 |
·试验条件 | 第50-52页 |
·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试验安排 | 第53-55页 |
第4章 复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 | 第55-67页 |
·试验装置与条件 | 第55-57页 |
·试验装置 | 第55-56页 |
·试验条件 | 第56页 |
·生物膜的培养与生长 | 第56-57页 |
·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57-58页 |
·有机负荷率对COD去除的影响 | 第58-60页 |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HBR、CAS系统中悬浮生长微生物特性 | 第61-63页 |
·微生物活性 | 第63-65页 |
·比耗氧速率的测定 | 第63页 |
·HBR中微生物SOUR与出水底物浓度的关系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与回用的试验 | 第67-86页 |
·试验运行参数及回用水标准 | 第67-68页 |
·工艺运行参数 | 第67页 |
·污水回用标准 | 第67-68页 |
·HSMBR工艺生物降解特性 | 第68-75页 |
·对物理化学指标的去除 | 第68-70页 |
·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第70-71页 |
·对营养物的去除 | 第71-73页 |
·对细菌的去除 | 第73页 |
·抗冲击负荷能力 | 第73-75页 |
·HSMBR系统出水的水质保证率分析 | 第75-78页 |
·HSMBR系统底物去除动力学模型 | 第78-84页 |
·微生物维持理论 | 第78-79页 |
·模型建立 | 第79-81页 |
·方程计算与验证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特性 | 第86-94页 |
·污水处理中的一般性微生物 | 第86-88页 |
·原核细胞微生物 | 第86-87页 |
·真核细胞微生物 | 第87-88页 |
·病毒和噬菌体 | 第88页 |
·复合淹没式MBR系统中的微生物 | 第88-92页 |
·微生物相组成 | 第88-90页 |
·悬浮相和附着相微生物组成比较 | 第90-91页 |
·复合MBR系统微生物组成的特点 | 第91-92页 |
·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与其作用 | 第92-93页 |
·小结 | 第93-94页 |
第7章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时硝化反硝化 | 第94-107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特性 | 第94-98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功效 | 第94-96页 |
·氮负荷对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96-98页 |
·有机负荷对生物脱氮的影响 | 第98页 |
·生物除磷特性 | 第98-101页 |
·生物除磷效果 | 第98页 |
·TP负荷率与TP去除率的关系 | 第98-99页 |
·有机负荷率对TP去除率的影响 | 第99页 |
·生物除磷过程 | 第99-101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机理 | 第101-103页 |
·微环境理论 | 第101页 |
·生物膜的传质与扩散模式 | 第101-102页 |
·亚硝酸盐的积累 | 第102-103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动力学 | 第103-105页 |
·硝化动力学 | 第103-104页 |
·反硝化动力学 | 第104-105页 |
·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8章 复合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及其过滤机理 | 第107-122页 |
·淹没式MBR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特征 | 第107-108页 |
·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08-113页 |
·MLSS浓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TMP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0页 |
·曝气强度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间歇过滤周期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膜污染的控制措施 | 第113-115页 |
·空曝气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3页 |
·水力反洗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3-114页 |
·化学清洗对膜污染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标准膜孔堵塞和滤饼层过滤机理 | 第115-120页 |
·标准膜孔堵塞模型 | 第116-117页 |
·滤饼层过滤模型 | 第117-118页 |
·试验验证 | 第118-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9章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122-132页 |
·MBR系统成本估算 | 第122-125页 |
·投资成本 | 第122-124页 |
·运行管理成本 | 第124-125页 |
·操作条件对MBR系统运行管理费用的影响 | 第125-129页 |
·膜及膜通量对MBR运行费用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能耗 | 第126-128页 |
·曝气及污泥处置费用 | 第128-129页 |
·MBR系统与传统水处理系统成本的比较 | 第129-130页 |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10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32-137页 |
·结论 | 第132-135页 |
·建议 | 第13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9页 |
博士学习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