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产品全生命周期工程 | 第13-15页 |
1.1.1 可持续发展 | 第13-14页 |
1.1.2 产品全生命周期工程 | 第14-15页 |
1.2 产品的回收再利用 | 第15-19页 |
1.2.1 背景 | 第15-16页 |
1.2.2 产品的回收再利用 | 第16-17页 |
1.2.3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产品级再使用 | 第19-20页 |
1.3.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3.2 关键技术 | 第20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产品级再使用概念模型 | 第23-29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产品级再使用的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2.3 产品级再使用价值分析 | 第24-25页 |
2.4 产品级再使用概念模型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维护设计过程与建模 | 第29-51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基于质量功能配置产品级再使用的维护设计过程 | 第29-33页 |
3.2.1 质量功能配置 | 第29-30页 |
3.2.2 基于质量功能配置产品级再使用维护设计过程 | 第30-31页 |
3.2.3 产品特性改进规划过程 | 第31-33页 |
3.3 质量屋中参数的确定 | 第33-40页 |
3.3.1 参数的形成 | 第33-35页 |
3.3.2 应用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参数 | 第35-40页 |
3.4 模糊决策参数模型和算法 | 第40-44页 |
3.4.1 模糊决策参数模型和算法 | 第40-42页 |
3.4.2 模型的应用 | 第42-44页 |
3.5 仿真研究 | 第44-48页 |
3.6 小结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产品级再使用维护方案设计 | 第51-83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用户满意度最大的规划设计模型 | 第51-63页 |
4.2.1 计划改进率和实际改进率 | 第52-53页 |
4.2.2 用户满意度的定义和形成 | 第53-54页 |
4.2.3 线性规划模型 | 第54-57页 |
4.2.4 0-1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第57-62页 |
4.2.5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 第62-63页 |
4.3 维护成本最低的规划设计模型 | 第63-67页 |
4.3.1 模型结构 | 第63-64页 |
4.3.2 模型应用分析 | 第64-67页 |
4.3.3 结果分析和结论 | 第67页 |
4.4 维护度最大的规划设计模型 | 第67-77页 |
4.4.1 维护度 | 第68页 |
4.4.2 非线性规划模型 | 第68-69页 |
4.4.3 0-1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 第69-72页 |
4.4.4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 第72-77页 |
4.5 部件维护模型 | 第77-81页 |
4.5.1 建立部件维护质量屋 | 第78页 |
4.5.2 质量屋决策 | 第78-80页 |
4.5.3 模型的应用 | 第80-81页 |
4.5.4 结果分析和结论 | 第81页 |
4.6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产品级再使用维护的模糊设计 | 第83-97页 |
5.1 引言 | 第83页 |
5.2 模糊线性规划 | 第83-87页 |
5.3 用户满意度最大的模糊设计 | 第87-91页 |
5.3.1 模型结构 | 第87-88页 |
5.3.2 模型分析 | 第88页 |
5.3.3 模型求解算法 | 第88-89页 |
5.3.4 模型的应用 | 第89-91页 |
5.3.5 结果分析和结论 | 第91页 |
5.4 维护成本最低的模糊设计 | 第91-95页 |
5.4.1 模型结构 | 第91-92页 |
5.4.2 模型求解算法 | 第92-93页 |
5.4.3 模型应用分析 | 第93-95页 |
5.4.4 结果分析和结论 | 第95页 |
5.5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产品级再使用满意度分析 | 第97-111页 |
6.1 引言 | 第97页 |
6.2 产品使用满意度 | 第97-99页 |
6.3 产品级再使用满意度分析的QFD逆过程法 | 第99-102页 |
6.3.1 基本原理 | 第99页 |
6.3.2 分析过程 | 第99-100页 |
6.3.3 分析模型 | 第100-101页 |
6.3.4 方法的应用 | 第101-102页 |
6.4 产品级再使用满意度分析的双群组协作法 | 第102-105页 |
6.4.1 双群组协作法 | 第103-104页 |
6.4.2 应用案例分析 | 第104-105页 |
6.5 基于矩阵范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工程数据分析 | 第105-109页 |
6.5.1 原理和方法 | 第106-108页 |
6.5.2 算例 | 第108-109页 |
6.6 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产品级再使用实例检索 | 第111-123页 |
7.1 引言 | 第111页 |
7.2 产品级再使用实例的组织和检索 | 第111-114页 |
7.2.1 产品级再使用实例的组织 | 第111-112页 |
7.2.2 一般的实例检索相似性度量方法 | 第112-113页 |
7.2.3 带反馈的实例检索相似性度量方法 | 第113-114页 |
7.3 实例类检索的改进子空间法 | 第114-118页 |
7.3.1 实例类检索的子空间法 | 第114-115页 |
7.3.2 对实例类检索子空间法的改进 | 第115-117页 |
7.3.3 改进子空间法实例类检索步骤 | 第117-118页 |
7.4 实例类检索的相似余弦二值法 | 第118-121页 |
7.4.1 算法说明 | 第118页 |
7.4.2 实例类和设计方案的特征向量的构造 | 第118-119页 |
7.4.3 隶属度的构造 | 第119页 |
7.4.4 算例 | 第119-120页 |
7.4.5 相似余弦二值法实例类检索步骤 | 第120-121页 |
7.5 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9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