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7-22页 |
一、立题依据 | 第17-18页 |
二、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9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一) 我国卫生监督职能落实中的焦点问题确认 | 第19-20页 |
(二) 焦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20页 |
(三) 特定焦点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 第20-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一、指导性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一) 政策制定科学程序 | 第22页 |
(二)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 第22页 |
(三) 定性定量多重论证 | 第22-23页 |
(四) 规范差距分析法 | 第23-25页 |
二、文献评阅指标体系构建和信度效度分析 | 第25-29页 |
(一) 文献评阅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6页 |
(二) 评价指标的标准设定和量化 | 第26页 |
(三) 评阅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26-29页 |
三、样本选取方法 | 第29页 |
(一) 调查抽样设计 | 第29页 |
(二) 调查对象 | 第29页 |
四、资料收集方法 | 第29-30页 |
(一) 文献收集与分析 | 第29-30页 |
(二) 常规统计资料提取法 | 第30页 |
(三) 专题调查 | 第30页 |
五、调查质量监控方法 | 第30页 |
六、不同阶段相应的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七、统计分析工具 | 第33页 |
八、研究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研究结果 | 第34-149页 |
第一部分 界定并确认影响我国卫生监督职能落实的焦点问题 | 第34-95页 |
Ⅰ 系统确认和界定卫生监督职能落实存在的问题 | 第34-84页 |
一、卫生监督领域界定 | 第34-38页 |
(一) 我国卫生监督领域界定 | 第35页 |
(二) 我国卫生监督领域背景分析 | 第35-37页 |
(三) 确定问题界定的文献收集范围与年限 | 第37-38页 |
二、界定存在问题 | 第38-84页 |
(一) 系统收集、确定问题数量 | 第38-39页 |
(二) 文献评阅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三) 文献概况 | 第40-42页 |
(四) 问题界定和论证 | 第42-78页 |
(五) 形成问题系统 | 第78-81页 |
(六) 问题系统作用机制分析 | 第81-84页 |
Ⅱ 建立影响卫生监督职能落实问题的优先顺序 | 第84-95页 |
一、明确问题的优先顺序 | 第84-94页 |
(一) 对32类问题重要性的排序 | 第84-88页 |
(二) 对32类问题严重性的排序 | 第88-89页 |
(三) 问题可解决性的判断 | 第89-90页 |
(四) 综合分析建立问题的优先顺序 | 第90-94页 |
二、关键问题与焦点问题确认 | 第94-95页 |
第二部分 焦点问题的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 第95-113页 |
Ⅰ 确定分析的焦点问题 | 第95-96页 |
Ⅱ 焦点问题的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 第96-113页 |
一、焦点问题的研究概况 | 第96-99页 |
二、焦点问题根源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 | 第99-103页 |
(一) 判定根源与作用机制研究的标准 | 第99-100页 |
(二) 焦点问题的根源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00-103页 |
(三) 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103页 |
三、解决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的研究进展分析 | 第103-110页 |
(一) 政策思路的分类 | 第103页 |
(二) 解决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研究进展 | 第103-108页 |
(三) 政策思路实施的约束条件和关键技术研究现况 | 第108-109页 |
(四) 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109-110页 |
四、解决焦点问题的实践方案研究进展分析 | 第110-113页 |
(一) 实践方案的分析思路 | 第110页 |
(二) 政策方案的研究和实践进展 | 第110-112页 |
(三) 目前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112-113页 |
第三部分 解决我国卫生监督人力素质偏低问题的策略研究 | 第113-149页 |
Ⅰ 对我国卫生监督人力素质偏低的论证 | 第113-120页 |
一、人力素质偏低的主要表现 | 第113-118页 |
(一) 意向论证队伍人力素质偏低的主要表现 | 第113-114页 |
(二) 数据论证卫生监督人力与队伍素质偏低的主要表现 | 第114-118页 |
二、卫生监督队伍人力素质低而造成的主要危害 | 第118-120页 |
Ⅱ 导致卫生监督人力素质低的根源和作用机制探讨 | 第120-137页 |
一、人力之质问题的逻辑归类与相关问题 | 第120-122页 |
(一) 人力之质问题的逻辑归类 | 第120-121页 |
(二) 与卫生监督人力相关的问题 | 第121-122页 |
二、人力素质低的影响因素探讨 | 第122页 |
三、根源与作用机制分析 | 第122-128页 |
(一) 影响因素分类分层 | 第122-123页 |
(二) 外部子模——卫生监督人力素质低的直接相关因素 | 第123-125页 |
(三) 卫生监督人力素质偏低的促发因素 | 第125-127页 |
(四) 影响人力素质的根源和作用机制 | 第127-128页 |
四、根源与作用机制论证 | 第128-137页 |
(一) 对根源与作用机制的意向论证 | 第128-129页 |
(二) 根源与作用机制的数据论证 | 第129-137页 |
Ⅲ 解决卫生监督人力素质低的策略思路与可行性论证 | 第137-144页 |
一、目的与目标 | 第137-138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138-139页 |
(一) 平等原则 | 第138页 |
(二) 公平可比原则 | 第138-139页 |
(三) 正常增资原则 | 第139页 |
(四) 有效约束原则 | 第139页 |
三、策略思路与论证 | 第139-142页 |
(一) 卫生监督机构社会价值评估 | 第139-140页 |
(二) 卫生监督人员的收入构成 | 第140-141页 |
(三) 分配要素的确定与论证 | 第141-142页 |
(四) 确定收入等级差异 | 第142页 |
四、策略思路实施的约束条件、关键技术和各方责任研究 | 第142-144页 |
(一) 人员收入的分配总量 | 第142-143页 |
(二) 岗位工资制定中人员分类 | 第143-144页 |
(三) 岗位界定和岗位标准中的各方责任 | 第144页 |
Ⅳ 政策方案研制 | 第144-149页 |
一、测算思路 | 第144-146页 |
(一) 岗位工资测算思路 | 第145页 |
(二) 年功工资测算思路 | 第145-146页 |
(三) 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测算思路 | 第146页 |
二、测算结果 | 第146-149页 |
(一) 岗位工资测算结果 | 第146-147页 |
(二) 年功工资测算结果 | 第147-148页 |
(三) 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测算结果 | 第148页 |
(四) 平均总收入水平的测算结果 | 第148-149页 |
讨论 | 第149-160页 |
一、我国卫生监督领域的合理界定 | 第149-151页 |
(一) 卫生监督领域界定 | 第149-150页 |
(二) 我国卫生监督领域背景分析 | 第150-151页 |
二、在众多问题中确认关键问题 | 第151-155页 |
(一) 关于问题收集与界定 | 第151-152页 |
(二) 关于问题的优先排序 | 第152-154页 |
(三) 卫生监督人力素质与职能落实 | 第154-155页 |
三、对卫生监督人力问题的研究状况 | 第155-156页 |
四、关于焦点问题的根源和作用机制分析 | 第156-157页 |
(一) 问题根源与作用机制分析的意义与原则 | 第156页 |
(二) 确定问题根源与作用机制的方法步骤 | 第156-157页 |
五、关于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 | 第157-158页 |
六、根据方案的测算结果与现行状况的比较 | 第158-160页 |
(一) 总收入水平的比较 | 第158页 |
(二) 收入等级差异的比较 | 第158-159页 |
(三) 分配要素的比较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3页 |
综述 | 第163-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77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