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1 我国柚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 | 第8-13页 |
·我国柚类栽培历史与生产现状 | 第8-9页 |
·我国柚类栽培历史 | 第8页 |
·我国柚类生产现状 | 第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浙江省柚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我国柚类研究主要领域与成果 | 第9-12页 |
·柚的起源研究 | 第9-10页 |
·柚类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0页 |
·柚类栽培技术研究 | 第10页 |
·柚类裂果与枯水、粒化研究 | 第10-12页 |
·柚药用价值研究 | 第12页 |
·柚类研究面临的新课题 | 第12-13页 |
§2 永嘉早香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产业优势 | 第13-14页 |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 第13页 |
·优良的品种特性 | 第13-14页 |
·广阔的市场前景 | 第14页 |
·各级领导的重视 | 第14页 |
·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 第14页 |
·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产业现状 | 第14-1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3 永嘉早香柚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16-21页 |
·试验时间与材料 | 第16页 |
·结果 | 第16-21页 |
·2001~2003气象数据 | 第16页 |
·永嘉早香柚2001~2003年物候期变化 | 第16-17页 |
·永嘉早香柚枝叶特征 | 第17-18页 |
·永嘉早香柚花果特性 | 第18-21页 |
§4 永嘉早香柚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 第21-34页 |
·关键技术之一: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 第21-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2页 |
·关键技术之二:永嘉早香柚内裂控制技术 | 第22-28页 |
·保水措施防止果实内裂 | 第23-24页 |
·异花授粉防止果实内裂及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保水与异花授粉综合措施对果实综合品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关键技术之三:适时采摘、合理贮藏 | 第28-31页 |
·不同采摘期试验 | 第28-30页 |
·贮藏方法试验 | 第30-31页 |
·关键技术之四:合理施肥 | 第31-34页 |
·生物有机肥、化肥的肥效对永嘉早香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31页 |
·叶面肥对永嘉早香柚品质影响试验 | 第31-34页 |
§5 永嘉早香柚果实内裂及枯水机理研究 | 第34-44页 |
·永嘉早香柚果实囊瓣开裂机理研究 | 第34-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永嘉早香柚果实枯水机理研究 | 第38-4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9-44页 |
§6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地方标准制定及应用推广 | 第44-48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地方标准 | 第44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 | 第44-48页 |
·选择较高素质示范户,并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推广部门作用 | 第45页 |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 第45-46页 |
·开展不同形式科技培训,全面推广科研成果 | 第46-48页 |
§7 永嘉早香柚产业发展的探讨 | 第48-51页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49页 |
·标准化生产水平仍不高 | 第48页 |
·产业化程度较低 | 第48页 |
·品牌效应较弱 | 第48-49页 |
·面临同类果品冲击 | 第49页 |
·促进产业发展的思考 | 第49-51页 |
·科学规划,建设优势生产基地 | 第49页 |
·主攻质量,推广标准化技术 | 第49-50页 |
·扩大宣传,创立市场知名品牌 | 第50页 |
·培育龙头,提升产业化水平 | 第50页 |
·拓展市场,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 第50页 |
·加大投入,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 第50-51页 |
附件: | 第51-103页 |
标准编制说明 | 第52-55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 第1部分 商品果 | 第55-62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 第2部分:苗木 | 第62-72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 第3部分 栽培技术 | 第72-86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 第4部分 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86-97页 |
无公害永嘉早香柚 第5部分 果实采收、贮藏、保鲜技术 | 第97-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8页 |
ABSTRACT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