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特异水稻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及其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一.文献综述第10-27页
 1.前言第10页
 2 固定杂种优势的研究第10-15页
   ·组织培养第11-12页
   ·无融合生殖法第12页
   ·双二倍体法第12-13页
   ·核质杂种法第13页
   ·平衡致死法第13-14页
   ·一种新型方法第14-15页
 3.早稳型水稻的特点第15-16页
   ·早代稳定材料起源于远缘杂交第15页
   ·早代稳定现象的可遗传性第15页
   ·早稳型水稻是纯合的真杂种第15-16页
 4.早稳型水稻的稳定性分析第16-17页
   ·从外观判断杂交后代的稳定性第16页
   ·从变异系数分析杂交后代的稳定性第16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杂交后代的稳定性第16-17页
 5.早代稳定机理的研究第17-19页
   ·染色体特殊分离方式造成杂合性丧失第17-18页
   ·染色体消除第18页
   ·促稳定因子第18-19页
 6.早稳型水稻的细胞学和胚胎学研究第19-20页
   ·细胞学研究第19-20页
   ·胚胎学研究第20页
 7.早代稳定水稻的特殊母本第20-22页
   ·水稻双胚苗的来源及发生频率研究第20-21页
   ·双胚苗的遗传机制第21-22页
 8.早稳型水稻在育种上的应用前景第22-23页
 9.细胞学研究方法和分子标记第23-27页
   ·成熟胚囊研究方法第23-24页
   ·制片技术的发展第24-26页
   ·分子标记第26-27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1.材料与来源第27页
 2.方法第27-31页
   ·田间试验第27-28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第28页
     ·取材第28页
     ·制片第28页
   ·花粉育性鉴定第28页
   ·成熟胚囊、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观察第28-29页
     ·取材第28-29页
     ·石蜡切片第29页
       ·染色第29页
       ·脱水第29页
       ·透明与浸蜡第29页
       ·包埋第29页
       ·切片、观察第29页
     ·传粉过程第29页
   ·总DNA的提取及SSLP分析第29-31页
     ·大量提取法第29-30页
     ·SSLP分析第30-31页
       ·PCR扩增第30页
       ·电泳第30-31页
三.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9311的受精过程第31-32页
   ·受精过程第31页
   ·胚及胚乳的发育第31-32页
 2.早稳型水稻的胚胎学研究第32-34页
   ·减数分裂第32-33页
   ·花粉育性鉴定第33页
   ·成熟胚囊的结构第33-34页
 3.早稳型水稻的传粉受精过程第34-36页
   ·429的胚胎学研究第34-35页
   ·定位颖花去雄后的结实性第35-36页
 4.早稳型水稻与栽培稻之间杂交第36-40页
   ·出现早代稳定株系的组合第36页
   ·从外观和统计结果判断杂交后代的稳定性第36-37页
   ·利用SSR标记分析杂交后代的稳定性第37-40页
四.讨论第40-44页
 1.早稳型水稻×栽培稻的探讨第40-41页
 2.早稳型水稻的生殖特性第41-42页
 3.早稳型水稻出现条件的探讨第42页
 4.早稳型水稻的应用前景第42-43页
   ·直接作为新的水稻品种第42-43页
   ·利用远缘杂种优势第43页
   ·珍贵的种质资源第43页
 5.研究早稳型水稻的应注意的问题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图版及图版说明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发表文章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钛酸锶钡系列铁电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永嘉早香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