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页 |
1.5 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14-16页 |
2 管理层收购动机分析 | 第16-3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2.1.1 MBO及管理层定义 | 第16页 |
2.1.2 MBO的产生及发展 | 第16-17页 |
2.1.3 MBO的主要特征 | 第17-18页 |
2.1.4 MBO类型 | 第18-20页 |
2.2 管理层收购动机理论回顾 | 第20-24页 |
2.2.1 特定制度结构下的投机性动机 | 第20页 |
2.2.2 侵占行为及其掠夺性动机 | 第20-21页 |
2.2.3 代理问题和管理主义动机 | 第21-23页 |
2.2.4 产权理论与脱“红帽”动机 | 第23-24页 |
2.3 管理层收购的一般动机 | 第24-25页 |
2.4 管理层收购的具体动机 | 第25-30页 |
2.4.1 西方国家MBO动机分析 | 第25-26页 |
2.4.2 我国上市公司MBO动机分析 | 第26-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动机研究 | 第31-62页 |
3.1 内幕人利益最大化 | 第31-38页 |
3.1.1 样本选取及方法设计 | 第31-33页 |
3.1.2 实证结论与分析 | 第33-37页 |
3.1.3 结论 | 第37-38页 |
3.2 大股东利益最大化 | 第38-42页 |
3.2.1 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3.2.2 实证结果 | 第40-42页 |
3.3 企业的价值低估 | 第42-54页 |
3.3.1 转让价格问题 | 第42-45页 |
3.3.2 存在“潜在的管理效率空间”问题 | 第45-54页 |
3.3.3 结论 | 第54页 |
3.4 企业家的价值低估 | 第54-58页 |
3.4.1 研究设计 | 第54-56页 |
3.4.2 回归结果及结论 | 第56-58页 |
3.5 上市公司非核心业务剥离——恒源祥MBO过程 | 第58-59页 |
3.6 上市公司脱“红帽”——红豆股份的MBO之路 | 第59-61页 |
3.7 小结 | 第61-62页 |
4 结论及政策提示 | 第62-64页 |
4.1 本文的几点结论 | 第62-63页 |
4.2 政策提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A | 第68-69页 |
附录:B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