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市广场人性化空间设计--以银川人民广场设计为例
1 绪论 | 第1-15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广场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1页 |
·对象的界定 | 第11页 |
·人性化设计的含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2-15页 |
·可持续发展观 | 第12页 |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地域文化 | 第12-13页 |
·环境心理学方法 | 第13页 |
·景观建筑学理论与城市空间设计 | 第13-14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15页 |
2 我国城市化与广场建设 | 第15-25页 |
·我国的城市化 | 第15-17页 |
·我国城市化进程 | 第16页 |
·城市居民的居住模式变化与交往空间 | 第16-17页 |
·我国现代城市广场的兴起 | 第17-19页 |
·不同年龄人的行为特点分析 | 第19-20页 |
·符合城市居民行为心理的广场空间 | 第20-23页 |
·小结 | 第23-25页 |
3 人性化广场空间与人的心理、行为需求特征 | 第25-33页 |
·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尺度 | 第27页 |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与人的心理感受 | 第27-29页 |
·广场空间环境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 第29-31页 |
·影响人行为心理的空间实体元素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4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特点 | 第33-39页 |
·我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 | 第33-34页 |
·西北地区城市地理环境特征 | 第33页 |
·西北地区城市气候特征 | 第33-34页 |
·西北地区城市公共空间 | 第34-36页 |
·西北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现状 | 第34-36页 |
·适合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城市广场空间 | 第36页 |
·城市广场在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5 西北地区城市广场典型实例分析 | 第39-48页 |
·嘉峪关雄关广场 | 第39-43页 |
·空间构成 | 第39-41页 |
·界面设计 | 第41-42页 |
·绿化设计 | 第42-43页 |
·西安大雁塔广场 | 第43-46页 |
·空间构成 | 第43-44页 |
·建筑风格与尺度 | 第44页 |
·绿化及座椅设计 | 第44页 |
·界面及小品设计 | 第44-45页 |
·广场的缺陷与不足 | 第45-46页 |
·渭南中心广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6 银川市人民广场设计实践 | 第48-71页 |
·人民广场的城市空间节点性 | 第48-49页 |
·广场的空间布局 | 第49-51页 |
·广场基地地理环境 | 第50页 |
·广场基地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 第50-51页 |
·广场基地市政管网系统 | 第51页 |
·人性化设计 | 第51-57页 |
·化整为零的广场空间处理手法 | 第51-54页 |
·广场人性化花坛座椅设计 | 第54-55页 |
·人性化绿地设计 | 第55-56页 |
·人性化铺地设计 | 第56页 |
·无障碍设计 | 第56-57页 |
·广场界面处理 | 第57-59页 |
·垂直界面处理 | 第57-58页 |
·水平界面处理 | 第58-59页 |
·雕塑及小品建筑设计 | 第59-62页 |
·雕塑及小品的空间尺度属性 | 第59-60页 |
·雕塑及小品的地域文化属性 | 第60-62页 |
·雕塑及小品的制作及安装 | 第62页 |
·广场灯光亮化设计 | 第62-65页 |
·灯光艺术设计 | 第63-64页 |
·灯光照明经济性设计 | 第64-65页 |
·广场绿化设计 | 第65-68页 |
·绿化景观设计 | 第65-67页 |
·树种选择的原则 | 第67页 |
·喷灌设计 | 第67-68页 |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创新 | 第68-70页 |
·标准图集在西北寒冷地区使用的局限性 | 第68-69页 |
·设计的经济性 | 第69-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7 广场人性化空间的创建条件 | 第71-80页 |
·合理的设计周期 | 第71-73页 |
·建筑师与业主及公众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73-76页 |
·目前建筑师与业主及公众的互动关系 | 第73-74页 |
·与业主设计合作的体会 | 第74-75页 |
·建筑师期望的良性互动模式 | 第75-76页 |
·如何与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第76页 |
·艺术创建与多工种的融贯 | 第76-77页 |
·施工队伍的文化修养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8 结语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