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物理和基本理论论文

高功率畸变激光的传输特性和光束控制研究

1 引言第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9页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本论文各章内容安排第20-22页
2 基础理论第22-33页
 2.1 描述畸变光束的数学-物理模型第22-27页
  2.1.1 Zernike多项式第22-24页
  2.1.2 环状非均匀光束模型第24-25页
  2.1.3 高斯型相位随机变量的统计光学模型第25-26页
  2.1.4 功率谱密度第26-27页
 2.2 激光传输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第27-33页
  2.2.1 激光传输的主要研究方法第27-30页
  2.2.2 光束质量的评价方法第30-33页
3 激光束通过像差光学系统的传输和光束质量评价第33-74页
 3.1 激光束通过球差光学系统的传输和光束质量评价第33-58页
  3.1.1 平顶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的焦移第33-38页
  3.1.2 高斯光束通过球差双焦透镜的焦移第38-43页
  3.1.3 超高斯光束通过球差透镜后K参数的变化第43-46页
  3.1.4 球差透镜对高斯光束质量的影响第46-50页
  3.1.5 平面波通过环状球差透镜后的光束质量和相关问题第50-54页
  3.1.6 环状球差透镜对超高斯光束质量的影响第54-58页
 3.2 激光束通过像散光学系统的传输和光束质量评价第58-67页
  3.2.1 像散透镜对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和光束质量的影响第58-62页
  3.2.2 像散透镜对超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和光束质量的影响第62-67页
 3.3 高斯光束通过倾斜光学元件的变换特性第67-73页
 3.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4 畸变光束通过含有多个硬边光阑ABCD复杂光学系统传输的快速算法第74-103页
 4.1 硬边光阑衍射光束的计算模拟第74-80页
 4.2 部分相干光通过多个硬边光阑复杂光学系统的传输变换第80-87页
 4.3 有振幅调制和相位畸变光束通过多个硬边光阑复杂光学系统的传输变换第87-91页
 4.4 平顶高斯光束通过多光阑B=0成像系统传输的传输变换第91-101页
 4.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5 光束控制系统热效应、光束像差和振幅调制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03-132页
 5.1 光束控制系统热效应和光束像差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03-117页
  5.1.1 光束控制系统热效应和球差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03-110页
  5.1.2 光束像散和离焦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10-117页
 5.2 光束的非均匀分布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17-129页
  5.2.1 实心光束的非均匀分布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17-124页
  5.2.2 环状光束的非均匀分布对远场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第124-129页
 5.3 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第129-130页
 5.4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6 大气湍流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光谱变化和传输特性的影响第132-159页
 6.1 准单色部分相干光通过湍流大气的传输特性第132-139页
 6.2 湍流对多色部分相干光光谱变化的影响第139-146页
 6.3 大气湍流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传输特性的影响第146-157页
  6.3.1 大气湍流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光强分布的影响第147-150页
  6.3.2 大气湍流对多色部分空间相干光光束扩展的影响第150-157页
 6.4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7 总结第159-163页
 7.1 主要结论第159-161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61-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9页
附录A第169-172页
附件1第172-173页
作者在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173-175页
声明第175-176页
致谢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压共轨式电控柴油机故障自诊断系统研究
下一篇: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