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 国民党两次改造的背景之比较 | 第8-17页 |
(一) 国民党两次改造所面临的环境与局势之比较 | 第8-11页 |
1、 国际环境,尤其与美国关系:出孤立无援到获得美国的庇护与支持 | 第8-9页 |
2、 两岸关系:由敌对状态趋于缓和松动 | 第9-10页 |
3、 岛内局势:由蒋家天下向政党政治转变 | 第10-11页 |
(二) 国民党两次改造的原因之比较 | 第11-17页 |
1、 国民党的领袖—蒋介石、李登辉的原因 | 第11-12页 |
2、 国民党的性质、理念混乱 | 第12-13页 |
3、 国民党的组织涣散 | 第13-14页 |
4、 国民党的腐败严重 | 第14-15页 |
5、 其他方面 | 第15-17页 |
二、 国民党两次改造的过程之比较 | 第17-28页 |
(一) 两次改造的方向、目标和筹备工作之比较 | 第17-19页 |
1、 两次改造的方向、目标 | 第17-18页 |
2、 两次改造的准备工作 | 第18-19页 |
(二) 两次改造的实施内容之比较 | 第19-28页 |
1、 两次改造都较为重视的方面 | 第19-26页 |
(1) 国民党的属性、理念与定位 | 第19-21页 |
(2) 国民党的上层权力重组与组织机构的调整 | 第21-23页 |
(3) 国民党清除腐败的措施 | 第23-24页 |
(4) 国民党的党产党营事业 | 第24-26页 |
2、 两次改造的不同侧重点 | 第26-28页 |
三、 国民党两次改造的绩效、前景之比较 | 第28-44页 |
(一) 国民党退台初期的改造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 第28-29页 |
1、 将反对派统统挤出决策圈,使台湾成为清一色的蒋家天下 | 第28页 |
2、 建立起党、政、军、特“制衡”系统,强化了国民党的统治机能 | 第28-29页 |
3、 为蒋经国再度升迁铺平了道路 | 第29页 |
(二) 国民党下台后的改造前景不容乐观 | 第29-44页 |
1、 国民党内派系斗争不断,连战难以统驭全党 | 第29-32页 |
2、 国民党的历史包袱沉重,改变党的形象非一日之功 | 第32-33页 |
3、 国民党与岛内独派的斗争 | 第33-36页 |
4、 国民党面临民进党、台联党的进一步分化、挤压 | 第36-38页 |
5、 国民党与亲民党的合作知易行难 | 第38-41页 |
6、 国民党的未来走势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