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V着AP”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关于题目的说明 | 第9页 |
·写作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材料说明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页 |
·前人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着”的研究成果 | 第11-14页 |
·“V着AP”的研究成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V着AP”格式结构分析 | 第16-43页 |
·结构类别 | 第16-24页 |
·表动宾关系 | 第16-20页 |
·表主谓关系 | 第20-23页 |
·例外现象 | 第23-24页 |
·句法结构特点 | 第24-40页 |
·结构特点 | 第25页 |
·句法特征 | 第25-30页 |
·动词的特点 | 第30-36页 |
·“AP”的特点 | 第36-40页 |
·句法功能 | 第40-43页 |
·作谓语 | 第40-41页 |
·作宾语 | 第41页 |
·作定语 | 第41-42页 |
·单独成句 | 第42-43页 |
第三章 “V着AP”格式的语义分析 | 第43-54页 |
·动词的语义特点 | 第43-50页 |
·Va类动词的语义特征 | 第44-46页 |
·Vb类动词的语义特征 | 第46-49页 |
·Vc类动词的语义特征 | 第49-50页 |
·“AP”的语义特点 | 第50-54页 |
·W1中“AP”的语义特点 | 第50页 |
·W2的“AP”的语义特点 | 第50-54页 |
第四章 “V着AP”格式的语用分析 | 第54-59页 |
·信息焦点分析 | 第54-55页 |
·对句类的选择 | 第55-57页 |
·对语式的选择 | 第57-58页 |
·对语体的选择 | 第58-59页 |
结语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