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7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0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 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 ·是贯彻以德治国方针和教育工作中德育方针的需要 | 第15页 |
|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15页 |
| ·是加快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 第15-16页 |
|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相关理论探讨 | 第17-24页 |
|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7-18页 |
| ·问题生的内涵 | 第18-20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 | 第20-21页 |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21-22页 |
|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38页 |
| 1 调查概况 | 第24页 |
| 2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4-32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学习现状堪忧 | 第25-28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的心理问题突出 | 第28-30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存在思想品德扭曲现象 | 第30-31页 |
|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早恋现象较严重 | 第31页 |
| ·问题生沉迷网络现象严重 | 第31-32页 |
| 3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 ·低“入学门槛”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 | 第32-33页 |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不力 | 第33-35页 |
| ·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35-36页 |
| ·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问题生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8-45页 |
| 1 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 | 第38-39页 |
| 2 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对待问题生 | 第39-41页 |
| ·树立人人有才、人各有才、人尽其才的教育理念 | 第39页 |
| ·树立公正的教育理念 | 第39-40页 |
| ·真诚地厚爱问题生 | 第40页 |
| ·满足问题生的合理心理需求 | 第40-41页 |
| 3 改进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 | 第41-42页 |
| ·突出教学的职业性,激发问题生的学习兴趣 | 第41页 |
| ·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 第41页 |
| ·丰富教育内容,满足问题生个性发展需要 | 第41-42页 |
| ·营造快乐课堂,提高问题生学习注意力 | 第42页 |
| ·加强个别辅导,使问题生找到成功的快乐 | 第42页 |
| ·适时鼓励,增强问题生的自信心 | 第42页 |
| 4 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 第42-45页 |
| ·建立问题生转化的常教机制 | 第42-43页 |
| ·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 第43页 |
| ·以政治课为主,其他学科为辅全方位进行德育教育 | 第43页 |
| ·改变德育形式,调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性 | 第43-44页 |
|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录一 | 第49-51页 |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