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缘起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实践意义 | 第8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国外研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7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7-44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1页 |
·和谐、和谐社会 | 第17-18页 |
·和谐 | 第17-18页 |
·和谐社会 | 第18页 |
·道德、职业道德 | 第18-21页 |
·道德 | 第18-19页 |
·职业道德 | 第19-20页 |
·职业道德规范 | 第20-21页 |
·理论基础——和谐社会理念关照下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建设 | 第21-44页 |
·校长与自身的和谐 | 第22-25页 |
·职业内部角色与外部角色的和谐 | 第22-23页 |
·职业内部角色之间的和谐 | 第23-25页 |
·校长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和谐 | 第25-39页 |
·校长与上级领导人员的人际和谐 | 第26-28页 |
·校长与同级领导人员的人际和谐 | 第28-30页 |
·校长与学校教师和职工之间的人际和谐 | 第30-33页 |
·校长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和谐 | 第33-35页 |
·校长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和谐 | 第35-37页 |
·校长与社区人士之间的人际和谐 | 第37-39页 |
·校长与学校组织之间关系的和谐 | 第39-44页 |
·校长与学校基层党支部之间的和谐 | 第39-41页 |
·校长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和谐 | 第41-42页 |
·校长与校务委员会之间的和谐 | 第42-44页 |
第4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44-52页 |
·研究方法:文献法 调查研究法 | 第44-45页 |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描述 | 第45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5-52页 |
第5章 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原则 | 第52-60页 |
·校长与自身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2-54页 |
·校长与他人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4-58页 |
·校长与上级领导人员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4页 |
·校长与同级领导人员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4-55页 |
·校长与学校教师、职工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5-56页 |
·校长与学生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6-57页 |
·校长与学生家长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7-58页 |
·校长与社区人士之间人际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8页 |
·校长与学校组织之间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8-60页 |
·校长与学校基层党支部之间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8-59页 |
·校长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之间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59-60页 |
·校长与校务委员会之间和谐的职业道德原则 | 第60页 |
注释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中小学校长工作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