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电气设备及附件论文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汽车防撞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及现状第11-12页
   ·汽车主动防撞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汽车主动防撞系统的类型第13页
     ·汽车主动安全的研究内容第13-15页
   ·车距探测技术比较及防撞雷达的发展状况第15-20页
     ·车载距离探测技术比较第15-17页
     ·毫米波防撞雷达的发展状况第17-20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0-23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0-21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防撞控制系统设计及安全模型建立第23-31页
   ·防撞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3-24页
   ·安全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第24-26页
   ·安全模型建立的原则第26-27页
   ·安全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安全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第28-30页
     ·自车速度值的确定第29页
     ·自车制动减速度值的确定第29页
     ·驾驶员反应时间值的确定第29页
     ·制动器协调时间的确定第29页
     ·安全间距的确定第29-30页
   ·主要参数确立后的安全模型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建立第31-41页
   ·防撞控制系统的控制问题描述第31页
   ·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1-39页
     ·发动机模型第32-34页
     ·液力变矩器及自动变速器模型第34-37页
     ·车辆行驶系及整车模型第37-39页
     ·车辆纵向动力学系统整体模型第39页
   ·车辆逆纵向动力学系统模型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防撞控制系统执行器的设计与仿真第41-55页
   ·电子节气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第41-44页
   ·电子节气门执行器硬件设计第44-48页
     ·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整体设计第45页
     ·节气门驱动电路设计第45-48页
   ·电子节气门执行器软件设计第48-51页
     ·主程序设计第48页
     ·系统中断子程序第48-50页
     ·输入信号的A/D转换第50-51页
     ·脉宽调整输出第51页
   ·仿真试验第51-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防撞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第55-75页
   ·防撞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分析与可靠性设计第55-57页
     ·汽车工作环境第55-56页
     ·防撞控制系统硬件可靠性设计第56-57页
     ·防撞控制系统软件可靠性设计第57页
   ·控制芯片介绍第57-62页
     ·P87C591芯片介绍第57-58页
     ·P87C591的主要电路第58-62页
   ·毫米波雷达测距子系统的设计第62-63页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第63-67页
     ·接口协议第64-65页
     ·应用程序示例第65-67页
   ·语音报警模块设计第67-73页
     ·语音芯片介绍第67-69页
     ·语音报警实现第69-72页
     ·应用程序示例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期望第75-77页
   ·全文总结第75-76页
   ·期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车辆四轮转向性能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应用于汽车正面碰撞的缓冲吸能装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