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8页 |
·国外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 第8-13页 |
·国外土地整理进程 | 第8-9页 |
·国外土地整理研究领域 | 第9-10页 |
·各国土地整理研究特点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 第13-16页 |
·大陆研究方向 | 第13-15页 |
·台湾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土地整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土地整理的目的 | 第16页 |
·土地整理的意义 | 第16-18页 |
·当前土地整理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实例选择 | 第20-28页 |
·崇义县基本概况 | 第20-21页 |
·项目区基本概况 | 第21-28页 |
第二章 土地整理的基本理论 | 第28-35页 |
·土地整理的概念及内涵 | 第28-29页 |
·土地整理的概念 | 第28页 |
·土地整理的内涵 | 第28-29页 |
·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系统理论 | 第29页 |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效益经济理论 | 第29页 |
·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 第29-30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30页 |
·区位理论 | 第30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31页 |
·地域分异理论 | 第31-32页 |
·土地整理的基本原则 | 第32页 |
·土地整理的基本程序 | 第32-35页 |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流程 | 第32-34页 |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流程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 第35-57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整理特点 | 第35页 |
·土地利用特点 | 第35页 |
·土地整理特点 | 第35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土地平整工程问题 | 第35-36页 |
·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生态防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工程措施 | 第36-40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原则 | 第36-38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措施 | 第38-40页 |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研究 | 第40-57页 |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 | 第40-48页 |
·农田水利设施规划设计 | 第48-49页 |
·田间道路工程规划设计 | 第49-54页 |
·农田防护林工程规划设计 | 第54-57页 |
第四章 赣南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实例研究 | 第57-74页 |
·项目区土地整理专项分析 | 第57-64页 |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 第57页 |
·土地适宜性评价 | 第57-59页 |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 第59-63页 |
·水资源平衡分析 | 第63-64页 |
·环境影响分析 | 第64页 |
·项目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研究 | 第64-74页 |
·设计任务 | 第64-65页 |
·设计依据 | 第65页 |
·项目区单项工程设计 | 第65-74页 |
第五章 项目区规划方案的优化及综合效益研究 | 第74-89页 |
·土地平整方案择优 | 第74页 |
·平原区田块优化设计模型建立 | 第74-76页 |
·坡改梯工程优化设计 | 第76-79页 |
·田块布设 | 第76页 |
·田坎设计 | 第76-77页 |
·梯田平整工程设计方法 | 第77-78页 |
·梯田典型田块平面图 | 第78-79页 |
·项目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 | 第79-89页 |
·应用方法 | 第79-8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80-81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81-87页 |
·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页 |
·建议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个人简历 | 第96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96页 |
课题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