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往城市的“船”--从传播的视角看组织对农民工城市社会化的作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二 国际学界的理论背景 | 第6-7页 |
三 国内学者的研究回顾 | 第7-8页 |
四 组织—传播的研究框架 | 第8-1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第10-14页 |
一 研究动机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研究局限 | 第12-14页 |
第三章 城市社会化的场景:组织的现代性传播 | 第14-21页 |
一 现代化的学校——组织的正式传播 | 第14-19页 |
(一) 学习适应现代生活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 第14-17页 |
(二) 学习适应现代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 第17-19页 |
二 "参照群体"——组织的非正式传播 | 第19-21页 |
第四章 城市的想象:组织的叙事与隐喻 | 第21-29页 |
一 "家"与"非家":组织叙事的矛盾 | 第21-24页 |
二 同舟共济的"船" | 第24-27页 |
(一) 企业目标—"航向" | 第25页 |
(二) 老板—"舵手" | 第25-26页 |
(三) 组织成员—"船员" | 第26-27页 |
三 消弭中的差异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城市化的社会支持网络:组织内外的互动 | 第29-38页 |
一 初级社会支持网络与农民工求职 | 第29-30页 |
二 初级社会支持网络城市适应的挑战 | 第30-32页 |
(一) 个人差异性和网络同质化的挑战 | 第30-31页 |
(二)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挑战 | 第31-32页 |
三 构建城市化的次级社会支持网络 | 第32-38页 |
(一) 城市社会化进程中农民工人际关系的变化 | 第32-35页 |
(二) 建构次级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互动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