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高等级公路生态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公路生态监测技术 | 第11-12页 |
·国外公路生态监测发展现状 | 第12页 |
·我国公路生态监测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章节划分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平台选择 | 第17-29页 |
·系统目标与要求 | 第17-19页 |
·系统目标 | 第17-18页 |
·性能要求 | 第18页 |
·实验数据选取 | 第18-19页 |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9-22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19-20页 |
·指标选取应考虑的问题 | 第20-21页 |
·生态监测系统具体指标 | 第21-22页 |
·路域生态监测方法 | 第22-24页 |
·公路沿线植被资源、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 | 第23页 |
·遥感技术监测 | 第23-24页 |
·平台、技术与流程 | 第24-27页 |
·系统平台选择 | 第24-25页 |
·系统构架 | 第25-26页 |
·开发流程 | 第26-27页 |
·系统数据需求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9-39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原则 | 第29页 |
·整体性保障原则 | 第29页 |
·实用性原则 | 第29页 |
·成熟性原则 | 第29页 |
·标准性原则 | 第29页 |
·易用性原则 | 第29-30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0-33页 |
·图形化与可视化 | 第30页 |
·网络化 | 第30-31页 |
·采用全组件式进行开发 | 第31页 |
·规范化 | 第31页 |
·界面设计要求 | 第31-33页 |
·系统功能与实现流程 | 第33-39页 |
·数据访问 | 第33-34页 |
·显示控制 | 第34-35页 |
·图层控制 | 第35页 |
·查询检索 | 第35页 |
·图形编辑 | 第35-36页 |
·统计分析 | 第36页 |
·图形报表 | 第36-37页 |
·制图功能 | 第37页 |
·空间分析 | 第37-38页 |
·数据入库 | 第38页 |
·数据更新 | 第38页 |
·安全管理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9-51页 |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39页 |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第39-40页 |
·数据库建库流程 | 第40-41页 |
·属性数据的库结构设计 | 第41-46页 |
·公路沿线植物监测数据 | 第41-44页 |
·野生动物分布及密度数据 | 第44页 |
·保护动物工程措施数据 | 第44-45页 |
·水土流失监测数据 | 第45页 |
·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数据 | 第45-46页 |
·公路线性指标数据 | 第46页 |
·空间数据结构设计 | 第46-50页 |
·空间数据内容 | 第46-48页 |
·空间数据存储结构 | 第48-49页 |
·属性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空间数据库建库方式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1-62页 |
·系统界面 | 第51-52页 |
·系统登录 | 第51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51-52页 |
·GIS功能 | 第52-62页 |
·系统主窗体 | 第53-55页 |
·系统菜单 | 第55-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