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合并范围研究 | 第13-24页 |
·决定合并范围的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 第13-14页 |
·中国财政部 | 第14页 |
·合并范围规定的比较 | 第14-18页 |
·数量标准的比较 | 第14-15页 |
·质量标准的比较 | 第15-16页 |
·不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的比较 | 第16-18页 |
·比较的启示 | 第18页 |
·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关于“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暂时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我国特有经营对象是否纳入合并范围问题 | 第20页 |
·合并范围改进方法 | 第20-24页 |
·关于“控制”的改进方法 | 第20-21页 |
·关于“暂时控制”的规定 | 第21页 |
·关于特有对象是否纳入合并范围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合并报表理论研究 | 第24-31页 |
·传统三大理论 | 第24-26页 |
·所有权理论 | 第24页 |
·实体理论 | 第24-25页 |
·母公司理论 | 第25-26页 |
·现代合并报表理论 | 第26-28页 |
·控制者服务论 | 第26-27页 |
·公共服务理论 | 第27-28页 |
·合并报表理论的选择 | 第28-31页 |
·目前我国主流的合并财务报表理论 | 第28-29页 |
·现阶段我国对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 | 第29-31页 |
第四章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研究 | 第31-38页 |
·方法概述 | 第31页 |
·购买法 | 第31页 |
·权益结合法 | 第31页 |
·方法比较 | 第31-33页 |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 | 第31-32页 |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会计处理不同 | 第32-33页 |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同 | 第33页 |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不同 | 第33页 |
·方法择定 | 第33-38页 |
·西方国家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应用的历史选择 | 第33-34页 |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内部交易抵消处理研究 | 第38-72页 |
·内部交易的种类区分 | 第38-39页 |
·按内部交易事项是否涉及损益分类 | 第38页 |
·按内部交易事项的具体内容分类 | 第38-39页 |
·内部交易抵消处理 | 第39-45页 |
·内部交易抵消的处理方法 | 第39页 |
·内部债权债务的处理 | 第39-40页 |
·与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内部交易事项的处理 | 第40-44页 |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 | 第44-45页 |
·其他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 | 第45页 |
·内部交易抵消改进设想 | 第45-51页 |
·内部会计事项抵销的特殊问题处理的演变及影响 | 第45-46页 |
·对内部抵销问题改进的设想 | 第46-51页 |
·合并报表编制案例分析 | 第51-72页 |
·前期准备工作 | 第51页 |
·编制步骤 | 第51-52页 |
·合并报表实例 | 第52-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