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34页 |
·拟南芥的生殖发育 | 第12-16页 |
·拟南芥花分生组织的形成 | 第12-14页 |
·拟南芥花器官的发育 | 第14-16页 |
·细胞分裂素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16-24页 |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和代谢 | 第16-18页 |
·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 | 第18-20页 |
·细胞分裂素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20-24页 |
·细胞分裂素参与了分生组织大小及干细胞的维持 | 第20-21页 |
·细胞分裂素参与光信号转导 | 第21页 |
·细胞分裂素参与维管束的分化 | 第21-22页 |
·细胞分裂素影响叶绿体发育及叶片衰老 | 第22-23页 |
·细胞分裂素参与顶端优势维持及侧枝发生 | 第23页 |
·细胞分裂素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 第23-24页 |
·激素对拟南芥花发育的影响 | 第24-26页 |
·植物顶端优势形成及侧生器官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26-29页 |
·LBD 基因家族及其功能 | 第29-32页 |
·LBD 基因是个成员众多、进化保守的基因家族 | 第29-30页 |
·LBD 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具有多样性 | 第30-3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52页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植物材料及其生长条件 | 第3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4页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34页 |
·PCR 引物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52页 |
·35S:LBD3 和35S:anti-LBD3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5-43页 |
·植物总 RNA 的提取 | 第35-37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37页 |
·反转录产物质量的检测及 LBD3 基因克隆 | 第37-38页 |
·连接反应 | 第38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38-39页 |
·DNA 序列测定 | 第39页 |
·目的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的连接 | 第39-40页 |
·根癌农杆菌 GV310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40页 |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40-41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析 | 第41-43页 |
·GUS 染色分析 | 第43-44页 |
·植物材料的GUS 染色 | 第43-44页 |
·GUS 染色材料石蜡切片 | 第44页 |
·原位杂交 | 第44-50页 |
·材料的固定 | 第44-45页 |
·材料的包埋 | 第45页 |
·切片 | 第45页 |
·探针合成与标记 | 第45-48页 |
·脱蜡、消化、乙酰化、杂交 | 第48-49页 |
·洗片 | 第49-50页 |
·检测 | 第50页 |
·RT-PCR 分析 | 第50-51页 |
·转基因植株的遗传杂交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过表达 IPT4 对拟南芥花发育的影响 | 第52-58页 |
·pAP1:IPT4 转基因植株表型 | 第52-53页 |
·AP1 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53页 |
·pAP1:IPT4 转基因植株中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LFY 和AP1 的表达上调 | 第53-56页 |
·pP1::IPT4 促进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PI 和AG 的表达 | 第56-58页 |
·LBD3 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 第58-61页 |
·35S:LBD3 转基因植株表型 | 第58-59页 |
·RT-PCR 分析35S:LBD3 转基因植株表型 | 第59-61页 |
4 讨论 | 第61-64页 |
·AP1启动子驱动AtIPT4在转基因拟南芥中表达促进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1-63页 |
·LBD3 可能参与顶端优势的建立 | 第63-64页 |
5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9页 |
附录 | 第79-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