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6页 |
·LAC 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LAC 基因在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 第12-14页 |
·LAC 基因表达受microRNA 介导的转录后调控 | 第14-15页 |
·植物miRNA 的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植物miRNA 与其它生物miRNA 的异同点 | 第15-16页 |
·植物miRNA 的形成 | 第16-17页 |
·植物miRNA 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植物miRNA 的功能 | 第18-20页 |
·发现miRNA 及其靶基因的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发现miRNA 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发现miRNA 靶基因的方法 | 第22-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41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植物材料的盐处理 | 第26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PCR 引物 | 第27页 |
·主要化学试剂和试剂盒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41页 |
·CTAB 法提取RNA | 第28页 |
·RNA 含量和纯度检测 | 第28-29页 |
·第一链含有锚定引物的cDNA 的合成 | 第29页 |
·LeLAC~(miR397) 基因全长cDNA 克隆 | 第29-32页 |
·LeLAC~(miR397) 基因中间片断的扩增 | 第29-30页 |
·LeLAC~(miR397) 基因5′端cDNA 序列的扩增 | 第30-32页 |
·LeLAC~(miR397) 基因3′端cDNA 序列的扩增 | 第32页 |
·LeLAC~(miR397) 基因cDNA 全长序列的获得 | 第32页 |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32-33页 |
·PCR 回收产物的克隆 | 第33-35页 |
·模板DNA 的制备 | 第35-36页 |
·克隆载体的酶切鉴定 | 第36-37页 |
·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37页 |
·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38页 |
·根癌农杆菌LBA440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38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8页 |
·冻融法农杆菌转化 | 第38页 |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转化 | 第38-39页 |
·逆境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的生理生化测定 | 第39-41页 |
·SOD 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39页 |
·PPO 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39页 |
·POD 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39-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60页 |
·番茄中miR397 靶基因LeLAC~(miR397) 片段的分子克隆 | 第41-42页 |
·RT-PCR 和RACE 扩增获得LeLAC~(miR397) 的全长cDNA | 第42-45页 |
·LeLAC~(miR397)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5-49页 |
·LeLAC~(miR397) 基因的氨基酸同源性分析 | 第45-48页 |
·LeLAC~(miR397) 基因蛋白质结构域预测 | 第48-49页 |
·LeLAC~(miR397)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9-50页 |
·LeLAC~(miR397) 基因受转录后水平调控 | 第50-54页 |
·拟南芥miR397a 基因的克隆 | 第50-51页 |
·番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p81121-miR397a 转基因番茄的获得 | 第52-53页 |
·转基因番茄中LeLAC~(miR397) 基因的转录后调控 | 第53-54页 |
·LeLAC~(miR397) 基因沉默对逆境抗性的影响 | 第54-60页 |
·转基因植株酶活性的变化 | 第54-55页 |
·番茄LeLAC~(miR397) 基因与抗盐性分析 | 第55-60页 |
·盐胁迫下番茄LeLAC~(miR397) 基因沉默引起的酶活性变化 | 第55-57页 |
·盐胁迫下番茄LeLAC~(miR397) 基因沉默引起的表型变化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3页 |
·番茄LeLAC~(miR397) 的基因特征 | 第60-61页 |
·miR397a 对番茄LeLAC~(miR397) 基因转录后调控分析 | 第61页 |
·番茄LeLAC~(miR397) 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61-63页 |
5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附录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