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漆酶高活性菌株的选育及其融合子F49的初步鉴定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1 引言第13-30页
   ·杏鲍菇概述第13-15页
   ·平菇概述第15-17页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第17-24页
     ·食用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育种上的特点第18-19页
     ·原生质体制备及影响因素第19-20页
     ·原生质体融合方法第20页
     ·亲本菌株的标记第20-22页
     ·原生质体融合子的鉴定第22-24页
   ·原生质体电诱导融合技术第24-26页
     ·基本原理第24-25页
     ·基本过程第25-26页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第26-28页
     ·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的机制第26-27页
     ·灭活原生质体的方法第27-28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30页
     ·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创新之处第29-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37页
   ·实验材料第30-32页
     ·供试菌种第30页
     ·培养基第30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主要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37页
     ·原生质体制备第32-33页
       ·原生质体制备的基本方法第32页
         ·酶液配制第32页
         ·菌丝培养第32页
         ·原生质体制备与计数第32页
       ·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第32-33页
         ·酶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32页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32页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32页
         ·稳渗剂种类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32-33页
         ·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33页
     ·原生质体再生第33页
       ·原生质体纯化第33页
       ·原生质体再生第33页
       ·再生培养基的选择第33页
       ·再生方式选择第33页
     ·原生质体的融合第33-37页
       ·原生质体的灭活第33-34页
       ·电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第34页
       ·原生质体融合率计算第34页
       ·融合子的检验第34-37页
         ·稳定性检验第34页
         ·菌落特征比较第34-35页
         ·融合子与亲本菌株的拮抗试验第35页
         ·漆酶酶活测定第35页
         ·TTC-脱氢酶酶活测定第35页
         ·酯酶同工酶测定第35-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3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37-40页
     ·菌丝体的培养第37页
     ·溶壁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37页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37-38页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38页
     ·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38-40页
     ·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第40页
   ·原生质体的再生第40-42页
     ·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第40-42页
     ·再生方式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第42页
   ·原生质体的融合第42-49页
     ·原生质体灭活第42页
     ·原生质体融合条件第42-49页
       ·参数的初步选定第43页
       ·交变电场强度的确定第43-44页
       ·不同原生质体密度的成串效果第44-45页
       ·成串时间对理想细胞成串率的影响第45-46页
       ·成串过程中交变电场强度调整对理想细胞成串率的影响第46页
       ·脉冲场强的确定第46-47页
       ·脉冲时间常数的确定第47-48页
       ·脉冲个数的确定第48页
       ·原生质体电融合参数第48-49页
   ·融合菌株的性状分析第49-53页
     ·形态学分析及拮抗试验第49页
     ·漆酶酶活和 TTC-脱氢酶酶活测定第49-51页
     ·稳定性检验第51页
     ·酯酶同工酶测定第51-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原生质体制备第53页
   ·原生质体再生第53页
   ·原生质体融合第53-54页
   ·双亲灭活原生质体第54-55页
   ·漆酶和 TTC-脱氢酶酶活的测定第55页
   ·尚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8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56页
   ·原生质体的再生第56页
   ·原生质体的融合条件第56页
   ·融合子的检验第56-58页
6 参考文献第58-66页
7 致谢第66-67页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分裂素调节拟南芥花发育基因表达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霜盘衣属及其临近属地衣的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