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并行遗传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课题历史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遗传算法的算法级描述第11-15页
     ·数据结构第11页
     ·操作算法第11-13页
     ·遗传算法的所需参数第13-14页
     ·遗传算法步骤第14-15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可选并行编程语言分析第16-25页
   ·总体概述第16-17页
   ·Java与多线程第17-20页
     ·Java运行环境第17页
     ·JVM中的逻辑结构第17-18页
     ·字节码(Bytecode)的执行第18页
     ·内存管理第18页
     ·线程管理第18-19页
     ·Java中线程的运行机制以及调度模型第19-20页
   ·Java RMI技术第20-25页
     ·RMI总述第20-21页
     ·RMI的原理第21-22页
     ·RMI的优点第22-25页
第三章 可选硬件环境分析第25-34页
   ·并行计算机系统综述第25-26页
   ·机群技术第26-34页
     ·总述第26-27页
     ·Beowulf机群系统第27-28页
     ·机群网络互连第28-34页
第四章 硬件与软件环境的选择与构造第34-46页
   ·硬件环境的选择第34页
   ·Beowulf机群硬件部件的选择第34-35页
   ·操作系统的选择第35-36页
   ·单一登录(Single Sign On)的构建第36-37页
   ·单一文件系统(Single File System)的构建第37-41页
     ·NIS服务的配置第37-40页
     ·NFS服务的配置第40-41页
     ·RSH服务的配置第41页
   ·单一作业管理系统的构建第41-42页
   ·软件环境的选择第42页
   ·Java RMI在Beowulf上的实现第42-46页
第五章 分布式遗传算法的设计第46-65页
   ·分布式遗传算法的实现方案第46页
   ·独立型--粗粒度模型的总体数据结构设计第46-48页
   ·“迁移”策略第48-56页
     ·问题综述第48-51页
     ·种群池(DGAPopulationPool)及其结构设计第51-54页
     ·“迁移”时机的设计第54页
     ·“优秀个体”的评判标准第54-55页
     ·算法实现所必须引入的其它辅助功能第55-56页
   ·问题实例解析与性能分析第56-65页
     ·问题描述第56-57页
     ·程序级描述第57-63页
     ·性能分析第63-65页
第六章 课题总结与工作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转杯纺纱机控制系统的研发
下一篇:遥控电动模型车主控单元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