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 ·概念解释及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概念解释 | 第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研究对象 | 第8-10页 |
| ·课题 | 第10-12页 |
| ·内容 | 第10页 |
| ·方法 | 第10-11页 |
| ·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与东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12-20页 |
| ·美学的哲学基础 | 第12-13页 |
| ·西方建筑美学思潮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影响 | 第13-15页 |
|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思潮及其影响 | 第13-14页 |
|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思潮及其影响 | 第14-15页 |
| ·东方美学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影响 | 第15-20页 |
| ·儒家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 第16-17页 |
| ·释家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 第17页 |
| ·道家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 第17-18页 |
| ·综合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建筑师对美学范畴的探索 | 第20-28页 |
| ·侧重于审美的美学范畴 | 第20-25页 |
| ·形式与内容 | 第21-22页 |
| ·差异与和谐 | 第22-23页 |
| ·内部与外部 | 第23-24页 |
| ·简单与丰富 | 第24页 |
| ·环境与意境 | 第24-25页 |
| ·侧重于创美的美学范畴 | 第25-28页 |
| ·理性与感性 | 第25-26页 |
| ·推陈与出新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设计观念 | 第28-40页 |
| ·表现技术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28-30页 |
| ·表现空间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0-32页 |
| ·表现场所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2-34页 |
| ·表现环境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4-35页 |
| ·表现地域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5-36页 |
| ·表现生态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6-38页 |
| ·表达共生特征的设计观念 | 第38-40页 |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背景、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 | 第40-45页 |
| ·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背景 | 第40-41页 |
| ·六字建筑方针的指导 | 第40-41页 |
| ·北京宪章精神的指引 | 第41页 |
| ·当代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阶段 | 第41-42页 |
| ·中国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 | 第42-45页 |
| ·多元共生的建筑美学思想 | 第43页 |
| ·内隐传统的探求 | 第43页 |
| ·师法艺术与自然 | 第43-45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45-46页 |
| 附录1:建筑师言论 | 第46-57页 |
| 附录2:建筑师作品 | 第57-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著作 | 第65-66页 |
| 论文 | 第66-6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