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雅”与意“正”—宋人词论之雅化理论的美学原则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 | 第12-14页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第14-18页 |
第一章 “以诗为词”:雅化理论的肇始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意“正”:“陶写情性” | 第18-22页 |
一、 理论基点:“词为诗裔”的词体观 | 第18-19页 |
二、 “陶写情性”的功能观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形“雅”:“以诗为词” | 第22-26页 |
一、 以诗法入词法 | 第22-24页 |
二、 “自是一家”词风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别是一家”:雅化理论的发展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意“正”:“主情致” | 第26-29页 |
一、 理论基点:“小歌词”的词体观 | 第26-27页 |
二、 “主情致”的功能观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形“雅”:“别是一家” | 第29-33页 |
一、 “协音律” | 第29-31页 |
二、 “尚文雅”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复雅”词论:雅化理论的深化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意“正”:“跻攀风雅,一归于正” | 第33-37页 |
一、 理论基点:“词乃诗之裔,自立写真情” | 第33-35页 |
二、 “跻攀风雅,一归于正”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形“雅”:“措词典雅” | 第37-39页 |
一、 “寓以诗人句法” | 第37页 |
二、 侧重比兴寄托艺术手法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清空骚雅”:雅化理论的总结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意“正”:“骚雅” | 第39-42页 |
一、 理论基点:“雅正”说 | 第39-40页 |
二、 “意趣”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形“雅”:“清空” | 第42-46页 |
一、 “词之作必须合律” | 第42-43页 |
二、 “清空”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