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5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难点 | 第22页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2章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25-39页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25-28页 |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 第25-26页 |
·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东道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 第27-28页 |
·市场准入理论 | 第28-32页 |
·自然垄断理论——市场准入的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29-31页 |
·中性外资准入理论 | 第31-32页 |
·行政许可理论 | 第32-33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2页 |
·行政许可理论 | 第32-33页 |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33-35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4页 |
·产权理论 | 第34-35页 |
·法经济学 | 第35-37页 |
·法律的经济分析 | 第36-37页 |
·经济的法律分析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特征与发展现状 | 第39-51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 | 第39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 | 第39-41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的比较 | 第40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 | 第40-41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 第41-49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第41-42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42-44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 第44-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 | 第51-71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 第51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 | 第51-65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准入领域 | 第52-54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 | 第54-58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实体性条件 | 第58-59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的程序性规定 | 第59-65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65-70页 |
·制度缺乏系统性 | 第65-66页 |
·市场准入领域政策的问题 | 第66-67页 |
·设立方式的问题 | 第67-68页 |
·出资人和资本制度的问题 | 第68-69页 |
·程序中的问题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完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71-84页 |
·完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准入制度必要性、可行性及目标 | 第71-72页 |
·明确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地位 | 第72-75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地位及问题 | 第73-74页 |
·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合营企业 | 第74-75页 |
·外资准入领域的完善措施 | 第75-76页 |
·统一外资准入领域政策的制定主体 | 第75-76页 |
·增强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 | 第76页 |
·实行概念表述的标准化 | 第76页 |
·设立方式的完善措施 | 第76-77页 |
·出资人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77-78页 |
·允许中国自然人成为出资人 | 第77-78页 |
·资本制度的完善措施 | 第78-81页 |
·降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 第78-79页 |
·原则上取消外资股权比例的限制 | 第79-81页 |
·程序性规定的完善措施 | 第81-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语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