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本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2章 我军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3-21页 |
·我军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无偿调拨阶段 | 第13页 |
·实报实销阶段 | 第13页 |
·计划成本加596利润阶段 | 第13-14页 |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 | 第14-15页 |
·国内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研究 | 第15-20页 |
·动态价格模式 | 第15-16页 |
·调整军品利润率的定价模式 | 第16页 |
·引入质量因素的定价模式 | 第16-17页 |
·“目标制造成本+浮动成本加成率”的定价模式 | 第17页 |
·“企业定价+国家补贴+国家奖励”的定价模式 | 第17-18页 |
·“新增成本利润法”的定价模式 | 第18页 |
·价格指数控价模式 | 第18页 |
·复合价值法定价模式 | 第18-19页 |
·激励性定价模式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中外装备采办定价模式分析 | 第21-29页 |
·我军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 | 第21-25页 |
·产品定价的一般方法 | 第21-22页 |
·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 | 第22-23页 |
·军品定价成本的具体内容 | 第23-25页 |
·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5页 |
·美国装备采办定价模式 | 第25-27页 |
·固定价格合同模式 | 第26-27页 |
·成本补偿合同模式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博弈模型 | 第29-37页 |
·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弊端分析 | 第29-32页 |
·现行定价模式产生“成本黑洞” | 第29页 |
·重复计算装备利润 | 第29-30页 |
·没有考虑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 | 第30-31页 |
·抑制企业创新技术的动力 | 第31页 |
·审价、定价时机不科学 | 第31-32页 |
·现行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博弈模型 | 第32-36页 |
·军方与军工企业的博弈模型 | 第32-34页 |
·引入惩罚机制的博弈模型 | 第34-36页 |
·博弈模型的结论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改革我军装备采办定价模式的思路 | 第37-45页 |
·建设与完善装备采办定价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加强监督体系,引入惩罚机制 | 第38-39页 |
·提高和采取弹性的成本加成率 | 第39页 |
·实行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价格管理 | 第39-42页 |
·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概念 | 第39-40页 |
·实行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价格管理 | 第40-42页 |
·采用多种定价模式 | 第42-43页 |
·积极开展市场竞争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